因游法界讲堂中,逢见相知不俗同。8┡Δ』ΩΩ1┡中Δ文网ww w.尽说目前千万事,又谈尘劫许多功。法云容曳舒群岳,教网张罗满太空。检点人生归善念,纷纷天雨落花红。
陈玄奘身披锦襕袈裟,高坐法坛,讲起世尊释迦摩尼来历:“佛刚出生即能行走,每走一步有莲花涌出,走了七步突然说话;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佛祖又以莲花为台,端坐莲花台,藏身世界海,莲花台边三千叶,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是为三千大世界……”
坛下众僧一脸沉醉之色,这些话虽经常在经文中看到过,不过从大阐法师口中娓娓道来,又一番新体会。尤其对方一脸恬淡,一身洒脱,与佛结缘,如极乐中临凡的佛子,再向他们灌输佛祖伟大的意志。
完后,陈玄奘接着讲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可谓是妙语连珠。
观音见时机已到,近前去,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玄奘闻言,不仅没因被她打扰讲经而生气,反是心中大喜,前几日魏征就跟他提过这几日灵山必有大能前来。打扰自己讲经之人虽是疥癞和尚打扮,不过观其气势不俗,心想定是魏征口中所说的大能之人。连翻身跳下台来,对她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观音见他知礼,没有因为身份的转变,而带着倨傲之气,暗自点头,便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正讲处,有那司香巡堂官急奏太宗皇帝道:“法师正讲谈妙法,被两个疥癞游僧扯下来乱说胡话。”
李世民闻言大怒,当即下令擒来。一会儿功夫,只见许多人将二僧推拥进后法堂。
见了李世民,观音手也不起,拜也不拜,仰面道:“陛下问我何事?”她打扰讲经就是为了见李世民,现在取经准备一事已经进入最后一步,只要他点头,取经计划就可以开始了。
李世民却认得她,疑惑道:“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
观音笑道:“正是!”
李世民道:“你既来此处听讲,只该吃些斋便了,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观音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李世民闻言大喜,他蒙佛教救命之恩,开设水6大会便是报答。可连开了十几日,也不见诸佛前来,心中不悦,以为那诸佛没看到他这个大唐皇帝的一番心意。正准备等七七四十九日会满,就撤了佛事,以免傅奕口中所说的乱儒教化之事出现。
这时,见前几日送袈裟、锡杖那两个疥癞和尚出现,又听她说有“寿身无坏”的佛经,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观音见他如此配合,心中暗喜,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李世民道:“你可记得么?”
观音道:“我记得。”
李世民大喜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
观音带了木叉,飞上高台,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现出救苦原身,托了净瓶杨柳。左边是木叉使者,执着棍,抖擞精神。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在民间有无数香众,大家对她的尊容自然无比熟悉。李世民朝天礼拜,众文武跪地焚香,满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贾,无一人不拜祷道:“好菩萨,好菩萨!”
李世民见经文中所提到神祇现身,喜得是忘记江山,立即传旨,教巧手丹青,描下菩萨真象。旨意一声,选出个图神写圣远见高明的吴道子,当时展开妙笔,图写真形。观音祥云渐远,霎时间不见了金光。只见那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张简帖,上有几句颂子,写得明白。颂曰: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李世民见了颂子,心有所会,即命众僧:“且收胜会,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秉丹诚,重修善果。”见众官无不遵依,当时便问:“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此言一出,众僧一片沉默,西方路途遥远,又有毒魔恶怪逞凶,虽说成功得成正果,但一个不慎落入虎穴,岂不要死于非命。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寺中,做一个念经的和尚为好,起码不用担心身家性命。
见无人肯去,李世民脸上有些不好看,国家花大批钱财养着这么多僧人,此刻正值用人之际,却无人肯为他这个君王卖命。
陈玄奘鉴貌辨色,上前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他也是没办法,他受皇帝赏识之恩,若不站出来,那大阐法师的名号岂能保留。
李世民大喜,上前将他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
玄奘磕头谢恩。
李世民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当着众佛圣像的面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他之所以自降身份去跟一个和尚结拜,并不是出于感激,而是刚刚听进了观音那句话。若陈玄奘此去能取得真经,那必成正果,身份自然就脱凡人的行列,若能跟极乐世界的一个佛子结为兄弟,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若他去不得西天,也不过损失一个和尚而已,大唐国僧尼几十万,不差他一个。
玄奘感谢不尽,道:“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随在佛前拈香,以此为誓。
唐王甚喜,他就喜欢这种卖命为他办事之人,即命回銮,待选良利日辰,牒出行,遂此驾回各散。
玄奘亦回洪福寺里。那本寺多僧与几个徒弟,早闻取经之事,都来相见,齐声问:“誓愿上西天,实否?”
玄奘道:“是实。”
他徒弟真心为他好,劝道:“师父呵,尝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
玄奘一脸肃然道:“我已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又道:“徒弟们,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不然,断不回矣。”
众徒将此言谨记于心。
次日一早,李世民设朝,聚集文武,写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有钦天监奏道:“今日是人专吉星,堪宜出行远路。”
李世民大喜,让黄门宣玄奘上殿,道:“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絺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你可就此行程。”
玄奘大喜,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奏道:“陛下,取经一事事关重大,贫僧不敢耽误功夫。这便去了。”
李世民点头排驾,与多官同送至关外,只见那洪福寺僧与诸徒将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关外相等。他见了,先教人收拾行囊马匹,然后着官人执壶酌酒。举爵,又问道:“御弟雅号甚称?”
玄奘道:“贫僧出家人,未敢称号。”
“当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何如?”
玄奘又谢恩,接了御酒道:“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
李世民笑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为你饯行之意!”
君命不可违,三藏接了酒,正要饮之,只见李世民低头,将中指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他不解其意,李世民笑道:“御弟呵,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
三藏从未出过远门,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路程,回道:“只在三年,径回上国。”
李世民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三藏方领捻土之意,谢恩饮尽,辞谢皇恩,在随从的牵马下,出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