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闰土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朝元老 > 024章 鸿鹄志,只欠东风

024章 鸿鹄志,只欠东风(1 / 1)

董飞道:“可是大哥,那些田地也有井,只不过都已干涸,就算你再凿,还不是干涸吗?又有什么用?”

王义说道:“三弟,大哥这井可不比之前那些井。我凿的井大约有五六丈,大则可达六七丈,如此深的井,保证地下水可以源源不断的流出,而且,我也有办法把深井中的水给他引上来!”

李光头和董飞又一次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要知道,朝阳堡内到处都是井,只是最深的也不过两丈有余,最多三丈,算起来还不足十米。而王义说他要凿六七丈的水井,也就是说他可以把二三十米深的水从井下引上来。比起具有概念性质的黄河大水车来说,这种深水井说法更让人没法接受。

也难怪,中国北方在秦汉时凿井灌田就比较普遍。唐代就开始应用水车提取井水。不过大多还是传统的“轱轳把”井。靠人工转动轱轳把水提上来。深度一般只有几米,属于浅水层的水井。这种井打水时费时费力,水质容易污染,而且水质较苦,最重要的是井水容易干枯。

但后世的一些深水井,深达十几米,数十米是很常见的,特别是那些机井,往往深达百米。就是后世的手压机井,俗称的洋井,最少也是水深十数米。

手压机井在农村一些地方比较容易见到,就是那种按住铁把,一压一压的,水就源源不断地出来。这种手压机井好处很多,而且由于是从深处取水,水质良好,水味清冽甘甜,比那些浅井出的水好多了,据说是20世纪初外国侨民传入中国的新凿井法,当时就很受欢迎,目前这种手压机井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或一些农村中仍在使用。

不说水味如何,重要的是这种手压机井可以将地底更深处的水引上来,又取水方便,大可满足干涸田地的需求。想必在朝阳堡,这种深达十几米的手压机井已经能满足许多田地菜园或是百姓的用水需求了。对于在一些地下水较深,连深达十几米的手压机井还不能从地下取水的话,王义准备开挖深达二、三十米的深水井。采用改进型的龙骨水车,利用畜力将深处的水引上来。此时大明朝的龙骨水车,如果在整体上的稳定性较好的情况下,约可将河水提升到3-5米的高处。而王义这种改进型的龙骨水车,利用畜力的话,可将深达二、三十米的井水汲引上来。足以满足所有干涸田地的需求。当然,那种深达百米的机井,在大明朝就不用想了,那种机井,就是在后世,也是用大功率的水泵将水抽上来的。

董飞想了想说道:“大哥,就算你能把水从地底引上来,但是那么多的荒地,地下水够用吗?”

王义不加思索,答道:“够!”

如果王义没记错的话,现在的朝阳堡地下水资源可是非常丰富,地下水储量达到七千多万吨,地下水水质大都为重碳钙镁水,适用于饮用和灌溉。这么多水,就算全堡有军民数万人,也足以满足数百年之用。虽然眼下大明朝是小冰河时期,地表缺水,到处赤地千里。不过此时地下水还是非常丰富的,没有经过后世大规模的工业用水,这地下水资源是再纯净不过了。

不说在朝阳堡,就是大明其它地方也是一样。单靠地下水,整个北方就完全可以渡过难关,等几十年后小冰河时期过后,天气回转正常,自然可以快速充沛补充足地下水。其实单只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并不似后世城市化和工业用水那么恐怖与需求量大。

不管是黄河大水车,还是手压机井,王义说的都是头头是道,完全不见迟疑之态。李光头和董飞发现,现在的王义,已经远非他们两个人可以比拟的。不说王义讲的这些计划能不能实现,就从人家能有这个想法,就已经很不简单。

李光头大笑道:“哈哈……不亏是我李光头的大哥,果然了得……大哥,我支持你!”

“好!”

董飞附和道:“大哥!我也支持你……你制造的黄河大水车和那个可以把水从几十米的地底引上来的装置,只要得以施行,然后造福百姓,使得朝阳堡重现生机的话,看王祖成和王林正还怎么小瞧你。”

“三弟说的对!”李光头属于热血男儿,越想越是兴奋,说道:“说不定哪天王林正发现那个王祖成实在不争气,就会改变主意,让大哥你认祖归宗。毕竟大哥有本事,又能治病,又会制造农业工具,岂是那个纨绔子弟可以媲美的……哈哈……到那时,大哥你也许真能取而代之,成为朝阳堡下一任千户。”

王义也是这么想的,朗声说道:“好!说的好!只要大哥我当了朝阳堡千户,你们的愿望我就有机会帮你们一并实现了!”

李光头呲牙咧嘴,笑道:“大哥,你说的是真的?你答应给我找一个和方姑娘那样的婆娘?”

“当然!”

董飞不解道:“那我呢?莫非大哥可以让我做官不成?大哥,你是当千户,可不是吏部尚书。”

王义大笑道:“哈哈……三弟,亏你还想当官儿,弄了半天,很多东西你都不知道啊!”他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说道:“我虽然不是吏部尚书,但只要大哥有了钱,就可以让你成为监生,这样一来,不是就有机会做官儿了吗?”

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

董飞差点把这个忘了,原来王义口中所说的帮他做官儿,是捐资让他成为例监,他小声嘟囔道:“哼……要做官儿就凭自己的本事,谁要去买官儿来做!”

三人就站在万寿河岸边,冬天的寒风呼啸而过,但他们没有一丝的寒意。不说王义,听到对方的论述之后,李光头和董飞胸中就像有一团烈火,在汹汹燃烧。

虽然王义有这些知识,但要想让这些理论得到实践却又是另一回事。现在王义面对着两个问题,一是王林正和王祖成,怎么能让王林正同意他去大规模开垦荒地呢?要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在朝阳堡内建立威信,说不定还能传到某些大官耳朵之中,这样无疑于使他更能从王祖成手中夺过千户的宝座。

虽说千户在明朝是世袭制度,但王义的计划得以实施的话,就会带动朝阳堡的经济向前迈一大步。甚至,黄河大水车和手压机井更能普及全天下,这样一来,就会大大拉近明朝气候恶劣,致使北、南两方出现贫富的距离,使得明朝经济整个翻上几番。

到那时候,王义就要进行下一步计划,整治王祖成。王祖成不仅恃强凛弱,而且还贪财好色,不务正业,这样一个千仓百孔的纨绔子弟,想要抓住他的把柄,简直太简单了。要么不出击,只要出击,王义势必一击必中,直取王祖成要害。

现在王义面临的只有一个问题——钱!不管是制造黄河大水车和手压机井,还有他的下一步政策,都会需要很多的钱。以现在的物价,王义大致算了一下,大约需要三百两银子。

三百两银子,这可不是三百块。明朝万历年间,一个正七品的官员,一年俸禄为7.5石,折合成白银为四十五两,相当于今天的三万元。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大约等于六百六十元人民币,王义心目中的三百两,也就是差不多将近二十万元。这么一大笔钱,就算他是王祖成那个角色,王林正都不会轻易交给他,更何况,他现在的这个身份。

所以,王义在高兴之余,有一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感觉,仿佛这三百两是一把金钥匙,只要它搞定,全盘计划就会为之打开,最后的胜利者非他莫属。

最新小说: 我在现代留过学 每次提辞职马尔科都会给我涨工资 自始至终 此生只做逍遥王 侯府嫡女打脸日常 大宋:我,岳飞之子,开局就造反 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 大宋第一杀神 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废太子:戍边三年,满朝文武跪求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