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明虽然跟黄子澄没什么瓜葛了,却也看不惯有人在教坊司对他家人作威作福,柳吟风按照事先的条件把铃音救了出来,赵公公虽然知道不合规矩,可现在对方都不是他能动的人物,倒也没有办法,只能装作看不见,而想救其他人就不容易了,这些人都是朱棣钦定的,就算赵公公不说什么,其他人发现不见了这么多人,也不会罢休的,柳吟风虽然也想帮徐子明,可这件事实在太过棘手,连他也没有办法,徐子明又去找了纪纲商量,纪纲听了倒是暗道不妙,本来二皇子就想对付徐子明,若是真叫朱高煦知道了这件事,恐怕会连累到纤依,而且他深知朱高煦的手段,虽然上次没从王水生那里得到什么消息,可朱高煦并不灰心,已经命令他们锦衣卫去找吕德梁一般人的下落了,纪纲虽然阳奉阴违,却也没敢跟徐子明交待,就怕有朝一日徐子明落魄,把他的事供出来,也算给自己留条后路。
徐子明见没有办法,又不能去找皇上要求赦免她们,倒是有些丧气,他有时候在想,自己当初听了判官的话,做的事到底对不对,自己现在没死,却看到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不由也有些怀疑,可惜现在天数已定,自己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跟纤依商量,看看能不能用自己人把人救出来,先送到海外避避。
纪纲虽然不能帮徐子明救人,却也不敢继续打她们的主意了,还交待赵公公尽量拖延,纤依对黄子澄恨之入骨,但她也知道这些人是无辜的,只不过她也没有办法,现在不比以往,就算能把人救出去,也免不了被朱棣发现,到时恐怕会拖累自己,只能劝徐子明不要冲动,为了让他安心,便答应自己去见见朱高炽,好分散徐子明的注意。
朱高炽见纤依终于肯见自己,倒是有些欢喜的模样,加上解缙一班人力保朱高炽,朱棣倒是觉得这个儿子虽然有些毛病,却也没犯过什么大错,便于永乐二年,立朱高炽为太子,不过此时朱高煦虽然失利,但是势力并不比朱高炽少,反而比朱高炽还高,加上朱棣也觉得有些对不住这个二儿子,倒是更加纵容他了,甚至在某些礼仪上,朱高煦已经赶得上朱高炽了。
朱高煦虽然暂时失利,可他并没有灰心,他知道自己还有机会,而徐子明也清楚眼下一切还都是未知之数,倒也不敢掉以轻心,姚广孝倒是因此更加信服纤依的能力,解缙也因为拥护朱高炽有功,而沾沾自喜。
徐子明自从吩咐田光多寿送走朱允炆,就不再过问田光多寿的事,罗俭倒是怕他们反悔,一到安全地方,立刻就带着朱允炆离开了田光多寿的地方,至于之后去了哪里,田光多寿没有接到纤依的命令,自然也不会多管闲事,于是朱允炆的下落就成了迷,而张宗正得知朱允炆逃跑的路线,倒是派人去找过,只不过他在海上根本就一筹莫展,陈祖义也跟他断了联系,倒是没有办法找到朱允炆,眼下北方的鬼力赤被哈鲁台害死,立了黄金家族的本雅失里为帝,奉行对抗大明的策略,倒是让张宗正看到一些希望,便派陈玄机去北方联络哈鲁台,希望联手对付朱棣。
而此时安南也发生了变故,原来在朱棣靖难的时候,安南丞相杀害了原本的国王陈氏及大臣,自后改名为胡一元,并传位给他儿子,等到朱棣上台,便修书称陈氏无后,自己被百姓拥立为国王,请求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
朱棣当时虽然有些怀疑,不过派了礼部官员去安南探访回来,还是接受了他们的请求,但这个时候安南国大臣裴伯耆突然出现,在得到朱棣的接见之后,朱棣终于清楚了安南事件的真相。
虽然朱棣有些怀疑,不过他并不十分相信裴伯耆的话,不过很快又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安南陈氏国王的弟弟陈天平,他也逃到了大明,并证实了裴伯耆的话,这下朱棣犯难了,若是两人说得都是真话,那安南那个胡氏就骗了自己,必须出兵给他一个厉害看看,可谁能证明这两个人说得就是实话呢?
不过朱棣自然有办法,此时已是八月,朱棣安抚了两人的情绪,便把他们安顿下来,转眼就到了年底,各国使节纷纷来朝,此时朱棣叫出陈天平,下面安南的使臣立刻便大惊失色,朱棣一见确实如此,倒是立刻大怒,发布诏书,对安南国王进行诘问。
不过事情发生远没有这么容易结束,虽然当时安南国王回复中说自己错了,可等到朱棣派人送陈天平回安南,却在使臣眼皮子底下杀掉了陈天平,还封锁了道路,阻止明军前进。
这一下就算惹恼了朱棣,向来都是他忽悠别人,何时被人如此忽悠过,立刻便整兵准备讨伐安南胡氏,为了表示重视此事,便派了朱能领军,另一路由沐晟指挥,自云南、广西分兵攻击。
徐子明从中敏锐的看到了除去朱能的机会,自朱棣起兵靖难开始,张玉朱能便是军中主心骨,可惜张玉死的早,虽然他儿子张辅继承了其父爵位,可名望远远不及朱能,而朱高煦仗着在军中的关系,跟朱能走的很近,而朱能倒是跟朱高炽没什么交情,所以一直都支持好战友朱高煦,也算太子党的一大阻碍,眼下征讨安南既然是朱能为帅,那短时间是回不来的,不过要除去朱能也不容易,军中将领大都是他们的人,想要下手,恐怕很难。
徐子明把柳吟风找来一商量,倒是也没办法,不过柳吟风却出了个主意,按理说张玉跟随朱棣最久,要是张玉不死的话,肯定是朱高炽的支持者,可惜张辅只是个新城侯,声望不如朱能,而朱能仗着自己是他长辈,也不大把张辅放在眼里,若是能让张辅在路上动点手脚,朱能未必能走到安南。
徐子明一听也对,不过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万一那张辅不念以前的情分,把他们卖了,恐怕自己死的更快,不过最近朱高煦明显仗着朱棣的宠爱,对纤依有些不恭,徐子明也怕朱棣偏向朱高煦,万一叫朱高煦得手,恐怕朱棣也只有牺牲纤依,保存他们皇室名声了,下定决心,徐子明便道,
“吟风,这事我们不能出面,你找个可靠的人去见张辅,就算不能说动他,起码不会暴露我们。”
柳吟风道,
“我跟张玉原先素有交情,也见过几次那小子,虽然年纪轻轻,却也不是窝囊废,不如由我去说,就算他不肯,看在我跟他父亲的交情上,也不会出去乱说。”
徐子明道,
“最好你先探明他心里支持谁,若是太子,此事必成。”
柳吟风笑道,
“别看他现在不言不语,恐怕心里也是有想法的,那朱高煦对朱能看重,想必不会对张辅有多重视,加上他父亲张玉原先是朱高炽一边的人,恐怕他日子也不好过,除了张玉那些旧部,其他人还不是看朱能眼色行事。”
徐子明道,
“不过如何能让张辅也随军出征,若是皇上不下命令,他也没办法在途中动手脚吧。”
柳吟风道,
“这个简单,我去找太子,主意咱们出了,他们总该卖些力气,再说那些文臣总看朱能不顺眼,也不会这么容易就把功劳让他一人得去。”
徐子明点头道,
“好,不过此事不能让纪纲知道,你多加小心,宫里很多都是朱高煦的人,一定不要让他事先得到消息。”
柳吟风道,
“这个自然,太子身边那个杨溥很有办法,每次都是他在外面守着,就算朱高煦知道我跟太子有事说,也不会清楚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