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易疑惑的看了眼董辕,不解的问道:“我何时将百姓拒之门外,不顾他们的生死了?”
董辕似乎有些,面色有些不自然道:“下官管制不严,使得贼人让殿下受惊了,下官一定严加查办。”
杨易摆了摆手道:“赵大人无需如此,只是些许小事,不足挂齿,对于绵州府的办事效率,还是值得肯定的。”
方才从董辕大闹驿报馆开始,无论是衙役还是巡城军卒,都在短时间内赶到了案发地,若非董辕此人武功太高,一般贼子早就束手就擒了。
杨易顿了一下,又问道:“赵大人可知道黔州难民之事?”
赵修也并不惊慌,一拱手,徐徐回答道:“下官知晓,一个多月前,大阙山中开始涌出一些不知从何地来的难民,最开始人数不多,下官也就下令将这些难民放入收容衙门。可是后来,山里走出来的难民越来越多,数量竟有数千之众,而且大部分饥荒面瘦,甚至还有病疫缠身的。
下官不敢自作主张,当即将那些难民驱赶回大山之中,并同时向成州府上报了这里的情况。”
赵修此人年过五十,在蜀中为官多年,陶庸当政时期便已经是绵州府州司马。此人为官比较中庸,不贪图财富权利,也不过于追求功绩政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属于非常保守的老派官员。
在处理黔州难民这件事上,赵修也就用了个模棱两可的办法,将事情的决定权抛给了成州府,即便杨易不满意他的处理方法,也挑不出什么理由来问责。
杨易点了点头,也并没有妄下结论,又问道:“赵大人可查清楚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黔州难民?”
赵修回道:“回殿下,下官也略有耳闻,此事当是黔州府的长生教涂炭黔州所造成的。”
“长生教?”杨易眉头一皱,一听这名字就知道这教派并不是什么个好善于的东西,一般来说只要挂带着”长生“二字的事情,基本上都会充满了欺诈的气息。
只听赵修解释道:“长生教起源于一百多年前,是由炼丹术士创立的,教义信奉安乐长生。本来此教一直在大光众多教派中不温不火,在中原地区也生存的极为困难,后来其教逐渐将重心偏向贫瘠的大光南方,却因祸得福,教众成倍的增长。
黔州府便是长生教最为繁盛的地域,最昌盛时,黔州府十户百姓便有七户信奉其教,教众多达三十余万,包括黔州府许多官员将领,也都是他们的信徒。
也因此,长生教势力逐渐开始影响黔州府的政局以及军队,直到数年前先皇驾崩,天下大乱,长生教就更是肆无忌惮,如今的黔州府已然是长生教的天下,掌教吴焕成为那里最有权力之人,手握整个黔州府的生杀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