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高中,本就是好学生才能留校,又从外校考来了很多成绩很好很拔尖的同学,学习的压力就更大了。
言羽渐渐发现,喜欢没事吟诗作赋、讨论诗词的朋友渐渐少了,而喜欢讨论学习、研究难题的朋友越来越多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人生苦短,生命有限,只有多花时间学习应试教育要考的内容,才能应付考试。
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诗词歌赋,考试并不怎么考,而且再怎么考,也只能是其中沧海之一粟。所以除了真正喜欢它的人,没有谁愿意多花时间在这些根本不可能考透的知识上深入研究。
而随着慢慢长大,言羽也发现,越是学习知识,就越发现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人的精力有限,哪怕自己喜欢和痴迷的东西,或许也需要掌握一些平衡。
比如言羽偶然读到司空图的《典雅》,以为妙绝: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荫,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
后来才发现,原来这样的诗,竟有24篇之多,称为《二十四诗品》,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不仅形象地概括和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司空图的文笔很棒,把诗歌的美学风格概括得十分准确。
1.雄浑: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2.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3.纤秾: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4.沉着: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5.高古: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6.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7.洗炼: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8.劲健: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9.绮丽: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馀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10.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11.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12.豪放: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13.精神: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远出,不着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14.缜密: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15.疏野: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16.清奇: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屟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17.委曲: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18.实境: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19.悲慨: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20.形容: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21.超诣:匪神之灵,匪几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乔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希。
22.飘逸: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高人画中,令色氤氲。御风蓬叶,泛彼无垠。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已领,期之愈分。
23.旷达: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24.流动: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如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
而对诗词歌赋的研究和学习,让言羽意识到,自己能学到的知识,和大千世界无数的知识信息相比,似乎也永远有这个1:24的关系,就是不管自己懂得了多少,只会发现在已知的知识之外,还会有更多的知识等待你去探索。
言羽一直很喜欢唐宋时期的诗词,很好奇为什么那个时候可以集中爆发创作出那么多好的作品。
无论什么样的作品,无论岺参的奔放,韩愈的雄奇,王维的清雅,李贺的瑰丽,孟浩然的闲淡,温庭筠的浓艳,言羽都非常喜欢。
不过总体来说,言羽更喜欢轻松快乐乐观积极的作品,同样都是为了仕途奔波,也同样喜欢吟诗作赋,相比之下,言羽更偏爱李白的潇洒飘逸,而不太欢杜甫的纯朴沉郁,觉得写诗行文,与其学杜甫之森严,不如学李白之活泼。
李白有些小诗,写得极好,比如
《月下独酌》
(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
言羽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觉得如果有机会能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一定要到那时的中国盛唐去看一看,玩一玩。
因为读书,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情绪和激情,也就有了解作者的冲动,下来也会仔细研究他的生平轶事,也就在读书的过程中,结识了很多相隔千年的老朋友。
言羽很能理解古人独自对月时的心绪和感受。
高中时搬到了七楼,有时独自在家,四周杳无人声。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一个人独处,正是“吾日三省吾身”的好时机。
成都的天气阴天居多,可以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特别在秋冬这样的天气时节,很容易引发人的忧伤愁绪。
有时言羽忽然会很讨厌清晨阴冷的天气,于是常常会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下诸如:
“清晨最懒,天寒催人眠,萧瑟风雪,如飞过高楼”的诗句,以此来记录自己心中当时的感觉。
在言羽的记忆中,小时候的成都,总是天气阴霾,四周的桉树在风的呼啸声中唏嘘作响。有时候风会很大,紧闭的窗玻璃也仍会嗡嗡地低颤。四周高处嘶鸣之声响成一片,那是世间最肆意也最自然的呼啸。
住进七楼以后,很喜欢听高空中四周呼啸的风声。它们让言羽感到无比惊讶。以前言羽从不知道,原来风也可以发出那样的凌厉凄婉的声音。
每当一个人静心倾听窗外的风声的时候,言羽就会深深地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永恒的孤独。或许骨子里就是一个孤独的人吧,言羽心中时不时就会涌出一种莫名的难以排遣的孤独感。
不知道为什么,言羽更多的时候是很喜欢独自体味这份静谧的孤独的。
特别是晚上,独自看星星,一个人面对浩荡神秘而又不可把握的宇宙,言羽分明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有时候言羽也会想,如果头顶的九天苍穹之上,真的有诸天众神,那么在这长久漆黑的静夜里,是不是万神之神的宙斯,也一样会感到孤独寂寞?
而人生在世,譬如朝露,在这无边无际的宇宙中,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的短暂和轻薄,多么的无足轻重、微不足道。
每当这个时候,言羽就更能理解古人诗词里那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感受。
正是“人生如蜉蝣,繁华似春梦”,“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或许痛苦即人生。
欢乐不过是长时间痛苦之间短暂的休息。
不过对言羽来说,能够一个人独享静谧,能够静静地站在窗边聆听四周的天籁之音,任由着时间不知不觉地随着呼啸的风声在耳边流过,实在是很孤独很寂寞,却也很开心很幸福的一件事。
有时候言羽也会偷偷弄些酒来品尝,尝试一下“古人举杯邀明月”,月下独酌的感觉。
然而说实话,少年时品酒,觉得酒真不算好喝啊,白酒火辣辣的,啤酒又苦又涩,像骚马尿一样,那可真叫难喝啊。
唯有香槟酒,特别是有一种巧克力香槟饮料,喝起来很爽,言羽经常就着月色银辉,一个人一瓶又一瓶不停地喝,喝过好过瘾,好尽兴。
有时候忍不住诗兴大发,也会吟上几首歪诗。
因为读书,结识了很多的相隔千年的老朋友,也结识了解了很多很多近现代的朋友,包括朋友的朋友。
比如因为喜欢鲁迅,也就喜欢上了鲁迅敬佩的曹植甫先生。
曹植甫是著名文学家,也是翻译家曹靖华之父,他常年身居大山深处,终其一生致力于筹办义学,助人受教。
鲁迅一生只给四个人写过碑文,其中有一个就是写给的曹植甫先生的。
《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全文如下:
夫激荡之会,利于乘时,劲风盘空,轻蓬振翮,故以豪杰称一时者读矣,而品节卓异之士,盖难得一.卢氏曹植甫先生名培元,幼承义方,长怀大愿,秉性宽厚,立行贞明.躬居山曲,设校授徒,专心一志,启迪后进,或有未谛,循循诱之,历久不渝,惠流遐迩.又不泥古,为学日新,作时世之前驱,与童冠而俱迈.爰使旧乡丕变,日见昭明,君子自强,永无意必,而韬光里巷,处之怡然.此其轻才小慧之徒之所能至哉.中华民国二十有三年秋,年届七十,含和守素,笃行如初.门人敬仰,同心立表,冀彰潜德,亦报师恩云尔.铭曰:
华土奥衍,代生英贤,或居或作,历四千年,文物有赫,峙于中天.海涛外薄,黄神徙倚,巧黠因时,鼹枪鹊起,然犹飘风,终朝而已.卓哉先生,遗荣崇实,开拓新流,恢弘文术,悔人不倦,惟精惟一.介立或有,恒久则难,敷教翊化,实邦之翰,敢立贞石,以励后昆。
。。。
此碑文,亦被称作“以不朽之文传不朽之人”。
鲁迅形容中国是“华土奥衍,代生英贤,文物有赫,峙于中天”,而外国是“海涛外薄,巧黠因时,鹌枪鹊起,然犹飘风,终朝而已”。在他眼中,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是别的任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外国最近百年来的强盛,正如旋风扶摇直上一般,终究会像朝露般迅即消散。虽然这种说法不一定对,但是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寥寥数语间却已跃然纸上。
“劲风盘空,轻蓬振翮,故以豪杰称一时者多矣,而品节卓异之士,盖难得一。”
是说就像强劲的旋风盘空而起之时,枯干的蓬草也能因风而起,所以豪杰英雄称一时的很多,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文化大革命轰轰烈裂闹了十年,坑杀无数英雄;改革大潮也成就了无数有钱的暴发户,但是其中却都很难找到一两个真正品德高尚、节操出众的人。
所以像曹老这样“君子自强,为学日新,长怀大愿,秉性宽厚,立行贞明”的君子,的确让人敬佩。
在言羽看来,近现代虽然也不乏文学大家,但是相比中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而言,却都相去甚远。
比如高中时,语文老师曾讲到余光中,说文学大师梁实秋曾这样评价他: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十分羡慕。
但是言羽读过多,虽然也颇有佳作,十分喜欢,但是比起先古诗风,仍然逊色太多。
又比如常听马猴阿望,谈到台湾李敖,更感到真的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李敖曾说过:“五十年来,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上骂我吹牛的人,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
言羽听了,只觉得世间竟然还有这等狂妄的人,觉得不可思议。
后来把李敖的书全找来悉心拜读,觉得虽然言词犀利,语法精辟,但是言词鄙俗,粗言无忌,不过尔尔,心下颇有些失望。
于是更理解了古人所言,什么是“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