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上午,紫竹、石林、吴秀匆匆忙忙地赶到味香居酒家,可是他们等了老半天,就是没看见一个富商的影子,并且味香居酒家门外还聚集了许多的乞丐。那些乞丐看见了他们,立即一个个伸出手来,堵住他们不断地乞讨。紫竹掏出了一些零钱,分散给他们。可是乞丐却越聚越多。
石林见势不对,立即出来对味香居酒家掌柜道:“你们这个酒家怎么如此不得清静,客人们怎么就餐?”
味香居酒家掌柜明知故问地道:“怎么啦?”
石林愤慨地道:“我们请的客人尚未到达,却来了这么多的乞丐,围住我们的小姐乞讨不止。似这般情形,我们今天怎么敢在这里请客吃饭?难道你们酒家平日营业都是如此?倘若不能让他们走开,我们只好另找地方吃饭,你们准备的饭菜我们不要了!”
味香居酒家掌柜急忙解释道:“客官休要恼怒,乞丐们听说塔子山上的紫竹姑娘在此请客吃饭,因此纷纷跑来乞讨。小店却是不好驱赶他们。”
石林愤怒道:“原来你们早就知道了,却故意地不加制止!好,我们走,以后再也不来你这里吃饭。我们还要告诉嘉州的朋友们,以后来到普州,千万别在味香居酒家吃饭!”
味香居酒家掌柜慌忙道:“客官千万息怒,我将他们驱逐了就是!”说罢,立即过去对乞丐们道:“去,去,去,你们如此纠缠不休,传扬出去,叫我以后怎么做生意?”
那些乞丐们兀自不肯离去。
味香居酒家掌柜发怒道:“你们若是不走,以后休想在我这里讨得丝毫剩菜剩饭!”
那些乞丐们方才哄地一声四下散去。
可是富商们还是不见一个人影。
吴秀问:“石林哥哥,你这请的是什么客人,怎么一个影子都不见?”
石林心中着慌,嘴里却道:“不会的,他们一个个都满口答应了的!”
紫竹也道:“别慌,也许晚一点他们会来。”
正在这时,张烨的仆役进来告诉道:“我家主人因为连日下地劳作,昨晚突然生了重病,今天实在无法赴宴,特命小人过来告罪,改日他一定登门拜谢紫竹姑娘!”说罢,匆匆忙忙地走了。
不大一会儿,尤俊、鄢大柯的仆役也先后来到。
尤俊的仆人道:“我家一个亲戚家中突然有了丧葬事情,因此我家主人今天不能前来赴宴了,还望紫竹姑娘谅解。”
鄢大柯的仆人道:“我家夫人昨晚突发重病,所以我家主人今天无法前来赴宴,特命小人前来告罪!”
其余的几家富户则始终没有派人前来说明原因。
吴秀懊恼地道:“真是奇怪啊!他们几家突然间死人的死人,生病的生病,不来的不来。我们可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还白白地赔上了两桌酒席!”
石林想了一想,恍然大悟地道:“他们可能猜出了我们的用意,又经过了商量,故意这样推托。”
紫竹也明白了过来,道:“一定是这样。”
石林叹息道:“没想到赈灾的事情这么难办!”
吴秀恨恨地道:“这些人真是为富不仁!”
紫竹懊悔地道:“我原来以为,将他们请了过来,说明灾情的严重性和其中的利害关系,我们家又带头捐赠出银钱,再让他们销售粮食,这样一定会成功,不料他们竟然狡黠如此!”说罢,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味香居酒家掌柜上前问:“紫竹姑娘,这些饭菜你们要还是不要了?”言下之意,竟是催促他们赶快算账付钱。
吴秀垂头丧气地道:“紫竹姐姐,我们付过钱赶紧走路吧!”
紫竹问:“饭菜一共多少钱?我们照付。”
味香居酒家掌柜忙说:“总共十两银子。”
紫竹从身上掏出了十两银子。
味香居酒家掌柜收了银子,欢天喜地的出去了。
三人盯住白花花的米饭不禁发起了愁来:大灾之年,赈灾不成功,反而白白地浪费了这么多米饭!
这时候,一个五十来岁的婆婆走了进来,她对紫竹道:“姑娘,白生生的米饭,就这么糟蹋了多么可惜,你们把它送给我吧!”
紫竹毫不犹豫地道:“行,婆婆。”
婆婆欢喜不尽地道:“姑娘好心肠!老婆子谢过了。我们一起坐下,先吃过饭吧?”
三个年轻人心中焦急,哪里还有心情吃饭?
婆婆劝道:“你们吃呀!人是铁,饭是钢,身体要紧。再说你们为了赈灾,反而浪费了这么多的粮食,如果传扬了出去,人家会笑掉大牙的!”
吴秀迟疑不决地道:“我们四个人能够吃下多少呢?就是您老人家带回家去,恐怕你的家人也吃不了!”
婆婆笑道:“这是自然!”
吴秀禁不住疑惑地问:“那么您老人家带回去做什么?”
婆婆道:“我何曾说过一定要带回家去?”
吴秀反问道:“那么你要用它做什么?”
婆婆道:“白花花的米饭,怎么会没有用处呢?”
三人愕然。
婆婆忽然问吴秀:“你就是那个一心想作富人的吴秀?”
吴秀诧异地反问:“你怎么知道的?”
婆婆道:“我听人们说起过。可惜你们有了这个发财的好机会,却不会利用!”
吴秀不相信地问:“发财的好机会在哪里?”
婆婆指着米饭道:“就是剩下的这些米饭啊!”
三人惊讶地问:“就是剩下的这些米饭?”
婆婆对紫竹和石林道:“请你们先出去一下,我有话要对吴秀说说!”
紫竹和石林只得出来。
石林嘀咕道:“也不知道这个婆婆弄什么玄虚?”
紫竹道:“这个婆婆不是什么坏人,估计她要用这些米饭做什么文章。”
石林放心道:“那倒不要紧。可恨张烨等人背信弃义,弄虚作假!我想过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不相信他们的狐狸尾巴藏得住!你们在这里等着。”
紫竹点了点头。
在屋里,婆婆一脸严肃地问:“吴秀,你说过自己富裕了以后一定帮助穷人,是不是?”
吴秀道:“不错,晚辈若是富裕了,必定帮助穷人!”
婆婆欢喜道:“如此甚好!现在我就传给你一种用米饭酿酒的方法,让你们尽快地富裕起来。”
吴秀慌忙跪拜在地,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婆婆道:“我也不是你的师父,只是我奉了观世音菩萨的法旨,将这种酿酒的方法传授与你。但这次酿成的酒液必须全部交给紫竹安排使用,以后酿酒赚得的钱财也必须由紫竹姑娘安排。还有,这种技艺不可再传他人。除了紫竹外,也不得对人张扬。你记住了么?”
吴秀明白这一定是观世音菩萨要帮助紫竹,立即道:“晚辈谨记在心。”
婆婆便从身上掏出了一个小净瓶,交给吴秀道:“这个净瓶之中的药末便是酿酒的灵丹妙药,而且你一生之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你要用心地保管。”
吴秀不胜欣赏地接过净瓶,只闻得瓶内有股淡淡的酒香溢出,知道这种灵丹妙药十分宝贵,于是细心地收藏好了。
婆婆又出来对紫竹道:“你让餐馆伙计将剩饭全部送到屋里,以后不要让他们进去,你也只在外面等候。”说罢,又走进了屋里。
一会儿,味香居酒家的两个伙计抬了一大蒸笼的米饭到屋里,然后不声不响地走了。
婆婆对吴秀道:“你先将药末均匀地洒在米饭上面,再将米饭充分地搅拌。”
吴秀急忙照办。可是他忙活完了,抬起头来却不见了婆婆。走出门外,只见紫竹站在那里,手中也握着三个小净瓶,于是问:“婆婆呢?”
紫竹道:“她刚才交了三个净瓶给我,说是准备三天以后盛酒用,然后不声不响地走了。临走之时,她还掉下了一本小书,我给她收藏着呢!”
吴秀问:“什么书?”
紫竹拿出来一看,却是一本《华严经》。
吴秀诧异地问:“这是一本佛教的入门书籍,她怎么会有这种书籍呢?”
紫竹猜道:“可能她也是一个佛门修行者。横竖无事,我看看书上都说了些什么?”
吴秀想想婆婆的说话和做事,便道:“她不但是个佛门修行者,还是观世音菩萨派来帮助你赈灾的人呢。”于是将刚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了。
紫竹想起神仙姑姑说过的话,猛然想道:莫非观世音菩萨已经同意收我为弟子,并且帮助我在普州赈灾了?那么,看来她不许我和表兄恋爱也许是出于好意。这么说起来,我与表兄的恋爱真的会毁了他,也会毁了我自己?唉,她们将我的身世说得那么的扑朔迷离,看起来只有以后向观世音菩萨打听了!不过,她既然这么诚心诚意地帮助我,我就认认真真地作她的弟子吧。这本书一定是观世音菩让我进入佛门的启蒙书籍,我得好好地读读它。
于是,他们一个在密室之中酿酒,一个在房间之中阅读《华严经》。
味香居酒家的人们在外面想:“你们既然请不来客人,反正也已经掏过钱了,又何必呆在里面弄什么玄虚?”
三天以后的清晨,吴秀一觉醒来,只闻得周围一阵阵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他急忙起身观察,果然米饭中间溢出了一股股乳白色的液体。他知道自己酿制的美酒成功了,急忙出来寻觅紫竹。
可是紫竹还坐在那间房屋之中,静悄悄地没有一点儿声响。原来,紫竹打开了《华严经》以后,读着读着她便入了迷。渐渐地,她的周围梵音绕绕,异香扑鼻,头脑中也是一片空灵清虚,满目尽是观世音菩萨的影子。她想,自己一定是去到了观世音菩萨的面前。她当初说拜观世音菩萨为师,并不是真心诚意地想学佛,只是想找个机会接近她,以便查询自己的身世。如今既然来到了观世音菩萨的面前,自己的身世之谜马上便可以真相大白了,不由得心中一阵阵激荡不已,立即恭恭敬敬地跪拜在地,口称:“徒儿紫竹拜见师父观世音菩萨!”
忽然听得一个熟悉的声音道:“紫竹,你起来吧!”
紫竹抬起头来,只见神仙姑姑笑盈盈的站在那里,于是惶惑地道:“神仙姑姑,原来您老人家真的就是观世音菩萨!”
神仙姑姑道:“紫竹,你不可这样子说话!我既不是观世音菩萨,也不是你的什么老人家。观世音菩萨刚才已经走了。我只是你的——”说到这里,她忽然缄口不言。
紫竹忙问:“您是我的什么?”
神仙姑姑的眼里复杂万分,似乎有很多话想说,而且神情表现得极为凄惨,但是略一迟疑以后,她又强颜欢笑地道:“你不是说过,我是你的神仙姑姑么?”
紫竹看见神仙姑姑不肯承认她就是观世音菩萨,而且说观世音菩萨已经来了又走了,不禁大失所望。
神仙姑姑竭力镇定了下来,然后关切地问:“你还有什么事情,想立即晋见观世音菩萨?”
紫竹想到自己的身世之谜,神仙姑姑既然不是观世音菩萨,说也无益,便转过话题道:“普州连年大旱,市场上已经没有粮食买卖,百姓们快要饿死了。我想动员富商们销售粮食,可他们都不理睬我。因此,我想请求观世音菩萨帮助我!”
神仙姑姑平静地道:“阿弥陀佛,紫竹开始为善积德了!你放心,你们这次赈灾一定会成功!还有我要通知你,观世音菩萨已经正式决定收你为徒了。不过我也要告诉你:你作了她的弟子,从此以后就必须拯救芸芸众生的苦难,主动地替师父分忧解愁。”
紫竹听她说话的口气,应该也不是观世音菩萨。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人呢?可能是观世音菩萨的一个使者吧!只好恭恭敬敬地道:“紫竹一定会牢记神仙姑姑的教诲!”
神仙姑姑又道:“你还要记住:为善积德,不应限于一地一国;彰显神明,也不要拘泥于一教一派;拯救世人,还要包括曾经为恶但是已经悔过自新的人。你明白这些道理么?”
紫竹道:“我明白。”
神仙姑姑又道:“从此以后,你会得到观世音菩萨的许多帮助,但是也要经历许许多多的磨难,你必须矢志不渝,方可修成正果。这一点,你也必须明白。”
紫竹心想,她们这么严格要求自己,也是为了让自己修成正果。也许,只有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的身世之谜才有可能解开,于是毅然决然地道:“我记住了。”
神仙姑姑又道:“吴秀今天酿成的美酒,必须用三个净瓶全部收集起来。今天你只可使用其中的一瓶。其余的两瓶将来拿去献给你们的蜀王。”说罢,她忽然又不见了影子。
此时,紫竹完全清醒了过来。她想了想刚才的情景,始终觉得奇怪:神仙姑姑怎么会知道吴秀酿酒的事情呢?
正好吴秀前来叫门,紫竹便将《华严经》收好,打开了房门。
吴秀进来道:“美酒已经酿制成功,你赶快将净瓶交给我吧。”
紫竹摸出了净瓶,吴秀接过,又走进屋去,将酒液全部盛装了起来,出来交给了紫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