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美娜的风车也已经造好了三架。第一架是提水用的实验风车,功率一马力半。另两架也不知道是赛尔美娜汲取经验教训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功率大增三成,达到了两马力。虽然远不能和迈克印象中那种六千马力的超大风车比,但按赛尔美娜的说法已经不错了。一架用于锯木,工作挺好。另一架本来准备用作凿石,可矮人们纷纷抗议。
“长官,您这凿石风车不行啊,石头必须要不停搬来搬去,比我们用手凿都费劲。”
“你们的cāo作方法是不是有问题,风车打铁都行,没道理凿石不行啊。”赛尔美娜觉得不可思议。
“不是啊。打铁主要是要用力抡锤子反复捶打,锻件本身移动较少,而且也比较轻移来移去也方便,所以锤子朝一个地方落没问题;可要凿的石头最轻也有五十多斤,而且一个地方就凿那么几下,这就必须要动凿子。可您这风车的凿子就只会往一个地方凿,不太行啊。”矮人首领分析。
赛尔美娜语塞。
“那如果做个车子推着石头走,你觉得怎么样?”迈克认为还是应该生产自动化。
“这倒是可以,有人这么干过。只不过这样一来,控制上就比手凿要难得多,必须凿掉比较宽的边才行。我们现在造三十公斤和二十公斤两种石砖,用风车的话,手凿能造三十公斤那种原石就只能造二十公斤的了。这个合适吗?”
“这样啊。”迈克头痛。
矮人首领又想了想补充道:“不过应该还是有些用,总有些半大不小的石头,可以风车凿一半手凿一半。”
“那先试试。”
科里亚观摩了风车锯木和风车凿石后,兴奋异常。“机械代替人畜,这是文明的标志啊,只要风车多起来,我们和森提亚的差距就不大了。”
迈克无语。文明的标志应该是魔法,而且你到底是怎么得出来我们和森提亚就这点儿差距的结论。
“水中文明发展困难,很大原因就是没办法使用风车水车。所有事情全要靠人畜,偏偏粮食产量又不高,就难以形成大城市。”科里亚感叹。
“我听说你们海jīng灵不是文明程度挺高的嘛?”迈克有些奇怪。
“我们那是靠魔法,而且和陆地上的jīng灵差距还是挺大。我在科曼索呆过一段时间,感觉比我家乡先进多了。”
“你还能长时间呆在陆地?”迈克大奇。海jīng灵大概应该属于两栖类生物,能在陆地上活蹦乱跳十几个小时,但也仅此而已。
“我能变身会魔法,在陆地上生活不成问题,只是攻城蟹离了水呆不太长罢了。”科里亚解释。
“原来如此。”迈克点头,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按地球上界门纲目科属种的生物学分类,两栖类和非两栖类应该是在纲这一个级别就分开了,按说应该不可能产下混血后代。要近到同科不同属,才能产下无法生育的后代,譬如驴和马。可jīng灵与海jīng灵,一个陆生一个两栖,竟然能产下和母亲相同的正常后代,真是太奇怪了。
科里亚显然不可能知道迈克脑子里在转些什么念头,继续自顾自地感慨:“科曼索的jīng灵在他们的大橡树上建了很多小型风车,能做很多工作。我也曾想利用海底洋流建类似的水车,可一试之下根本不行,阻力太大还容易被腐蚀。附魔后也许可以,但那成本肯定比用魔力都高,至少我在水里从没见过。这么方便的东西,我觉得你们应该多建几架。锯木一架太少了,碎石铺路也应该有几架。”
“嗯,我觉得科里亚说的非常有道理。”赛尔美娜大喜。她为了挣钱积极主张多造,但一直想不出特别合适的理由。“你不是还要造小刀刀柄嘛,完全可以用风车驱动轮锯和木钻,这样一来即使是地jīng也应该能造。”
“既然觉得有用那就造,不过目前最重要的事一是建设地下城二是修造灌溉设施,造风车是为它们服务,你们可千万别把主次给搞颠倒了。”迈克很清楚赛尔美娜的小心思,只不过并不在意。
地下城是为了隐蔽和防御,灌溉设施是为了产粮,是为了发展地更稳。风车之类是生产设施,是为了发展地更快。侧重点不同重要xìng就有差异。
“迈克弟弟你就放心,姐姐我清楚得很。”赛尔美娜敷衍。
虽然迈克觉得文明的标志应该是魔法,但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文明的标志的确是风车水车。
前面我们说过,这世界能源问题比较严重。好用的魔力太高端,只有几乎人人都能用魔法的jīng灵,才会用它做主要能源之一,可即使他们,也非常喜欢利用风能,在树上造很多小型风车做很多工作。
人类的主要能源就是风力和水力,因此,几乎所有城市甚至大些的村镇,都需要建在有风能或水能的地方,更好是两者都有。
矮人则喜欢利用地热。
到了海里,海底水流慢阻力大导致设备效率不行,压力大易腐蚀导致设备耐久xìng不行,海面有洋流但设备又没办法固定,因此除了高端的魔力,什么其他能源都不好用,发展就比较困难。
也许有人会觉得城市建在河边是因为运输方便且淡水资源充足,和有足够的水力资源使用水车关系不大。但实际上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儿。
十个人劳动获得足够十个人生活的物资,这叫生存不叫文明。
五个人劳动获得足够十个人生活的物资,另外五个人可以做一些服务xìng或创造xìng劳动,才能叫文明。
文明的进程,总的来说就是生产力不断提高,解放更多人进行更多尝试的过程。
关于生产力发展,分析的人相当多,我们也用不着在这里详细分析。但无论再怎么发展,对生产来讲,动力源及其利用效率都是重中之重。
运输方便和淡水资源充足的确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对文明有很大意义。运输可以取长补短,变相提高劳动生产率。淡水资源充足可以发展灌溉增加农业产量,直接提高生产率。但这两个条件都不涉及到动力源这一问题。
单纯使用人力畜力为动力源,其极限在哪各人的看法可能会有很大不同,但肯定不会太高。这世界没有化石燃料,很难发展蒸汽机内燃机之类便利的动力源,风车水车这类不太便利的动力源就至关重要了。
荷兰人民告诉我们,即使利用不太便利的风车,也能做成很多事情。他们造了上万架风车,其中很多足有五六千马力,依靠这些不知疲倦的巨人,他们节约了大量人力畜力,才能以弹丸之地争霸海洋。
我们的主角迈克同学还没有想到宏伟的争霸计划,但任何一个21世纪的人类,都会本能地考虑如何用机械代替人畜。迈克也想到了很多,只不过三藏镇一穷二白规模又小,那些东西又非常不利于保密,做出来对自己用途不大只能白白给别人做嫁衣,迈克不愿意罢了。
譬如面条机。
迈克记得很小的时候他看压面条师傅用压面条机压面条,那机器不大结构也很简单,主要结构一是个带搅拌棍的转桶,二是两对会自动转的擀面杖,其中一对用对在一起的平杖,另一对看需要用平杖还是带凹槽那种擀面杖。
压面条师傅连面都不用和,直接把面和水倒进转桶里,让压面条机用两对平杖压,出来的就是破破烂烂东一缕西一块几乎不连的破面布。等压出几百斤那种破破烂烂的面布后,就把转桶拿下来换个簸箕上去,缩小下平杖间距,送破面布让机器压,干了加水湿了加面,这次出来就比较好了,已经是连在一起略有破损的厚面布了。等把破面布都压成厚面布后,再缩小一下平杖的间距,换上一对凹杖,就能用厚面布压出面条来了。
这种压面条机结构简单功率不大,迈克认为自己发明出来毫无压力。与此同时它已经极其效率,一台机器24小时就能压出一两吨面条,6个人轮班绰绰有余。如果不想压面条,第三次仍用平杖,就能压出均匀的薄面布用于烙饼。
面包馒头之类是发面食品,无论如何也少不了发面这一步,制作过程比面条多费不少人力物力。
只是迈克现在发明出来又能有什么用呢?异界人民以面包为主,刚开始卖面条肯定没什么销路,必须先进行长时间市场预热。可是压面条机结构简单,随便来个法爷看上几眼就能仿制,又因为卖面条利润率低不可能严加防卫,可以说有心人都能仿造。搞来搞去搞那么多,只是费力给别人铺路罢了。
迈克准备让人在大城市码头区这类人多的地方开个面馆,通过卖拉面让大家意识到有面条这个东西,然后等什么时候三藏镇人口数量多到一定地步,再在三藏镇内部推广面条,同时制造挂面方便面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