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章(1 / 1)

在韩国留学的王收的女儿宝布袋要毕业了。她向王收提出想留在首尔就业,说就业后可以移民加入韩国国籍,还可以高收入,也好报答父母的恩情。王收说前程是自己选的,年龄也不小了,自己拿主意吧。没想到王收的爸爸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一个电话把孙女叫回济南。王收的爸爸对孙女说:“你爸爸你妈养你这二十多年,你这是想一翅子飞出去不回来了?”

孙女说:“这是个机会,也不是想留在首尔就能留下的,只有出色的人才有可能。那里收入高,我挣了大钱孝敬我爸爸。”

爷爷说:“将来你爸爸老了谁管谁伺候啊?”

孙女说:“将来把我爸爸我妈接到韩国去,那里环境、医疗条件都比济南好。到时候把爷爷奶奶也接过去。”

爷爷说:“你爸爸会韩国话吗?去了韩国和谁说话啊?还不憋坏了啊?你奶奶身体不好去不了,我更不去。”

孙女说:“去了慢慢就会了。”

爷爷一瞪眼:“不行!你趁早死了这个心。”

宝布袋就看王收。王收说:“自己拿主意吧。”

宝布袋不再说话。

……

毕业的时候,宝布袋从韩国给王收打回电话说:“韩国一家跨国公司招聘,若能进公司,将来在上海工作,户口也可以迁到上海,也可以不迁;收入也可以。我能应聘吗?”

王收说:“能。报名吧。”

宝布袋说:“那我爷爷能同意吗?你先问问爷爷,要是爷爷不同意我就不报名了,省了白费劲。”

王收说:“报名吧。爷爷同意。我和爷爷说。”

……

宝布袋如愿去了上海。每到发工资,先买些吃的穿的用的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寄回来。宝布袋的爷爷就高兴地说:“等以后我要上上海住去。”

又是父亲节,这个中国人过去不曾过过的节日。宝布袋给王收买了贵重的礼物让快递公司送到了王收的单位。王收的同事们就赞扬说:“哎呦,闺女又寄东西来了啊!”王收就又得意地说:“这个孩子不会过日子。而且心眼少,挣了钱不知道怎么花。”

王收就想起自己的父亲,写下一篇短文——

???

《我的纯爷们儿老爹》

我父亲今年八十八岁,是军人出身,从年轻就爷们儿,至今不变。说父亲是纯爷们儿,是因为他仗义,大气。父亲家里贫寒,不如母亲家里,算个书香门第。但新中国以后,两家的比较就不是这么个说法了。据母亲说,当她被人领着来到济南见父亲,在省军区当兵的父亲好像并没看中母亲。父亲对母亲说:你回去听信儿吧。母亲说:家俺是不回了,俺丢不起这个人;要是让俺回去,过黄河的时候俺就一头栽进黄河淹死算了。很有逼婚的味道。父亲就说:留下吧。这才有了我们。早年大伯没有儿女,父亲对大伯说:从我这几个里头挑一个吧。结果致使我大哥回到农村老家。要说大哥算是奉献了,但是反而硕果累累——在老家结婚后连生两个儿子。这可是我们在济南的几个无法奢求的。后来国家有了顶替政策,父亲就提前退休,还无奈把自己户口迁回农村,换来大哥人和户口回到济南。后来又帮着把嫂子和两个侄子的户口也迁入济南。后来有人说父亲因提前退休少拿了不少退休金,父亲说:换了俩大孙子,值啊!

父亲因一直在部队,没有什么手艺,论过日子,也没有多少生活经验,算是个节俭又爱面子的人。父亲在部队时,我们家住在济南城西的一个向阳院,父亲后来到工厂工作,一家人跟着搬到了东郊,母亲也很快在一家工厂参加了工作。改革开放以前,物资匮乏,家家粮食不够吃。父亲的办法就是拿粮本上的细粮换条件好些人家的粗粮,期许孩子们会因粗粮不好吃少吃点儿。而我们兄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即便这样,粮食还是不够吃。只好以地瓜干为主,再添些树叶、野菜勉强度日。那时宿舍里有人会用渔网打鱼,收获颇丰,令母亲羡慕不已。父亲买不起渔网,就弄个竹竿绑上丝线跟人家学钓鱼。每次父亲去钓鱼,我们兄妹跟在后面有扛着竹竿的,有提着水桶的,有搬着凳子的,浩浩荡荡……母亲则在家烧好热水等着。结果每次都是空手而归,再小的鱼也没有一条。

虽然父亲在部队学了文化,但我们兄妹生活的知识、做人的道理,多是母亲教的。早年父亲很少和孩子们说话,这让我们都很怕他。保持距离,或许也是管束儿子的方法吧。只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用这一招了。直到现在,父亲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威严。其实他也疼爱孩子,只是不愿意表露出来。比如家里做了很多菜,父亲知道某个孩子爱吃哪一个,而孩子一直没吃,父亲就会夹起那个菜往你跟前的盘子里一丢,就像扔给狗一块剩骨头一样。孩子就会赶紧把丢在桌子上的菜拾起放到嘴里,连声地千恩万谢。

母亲一直身体羸弱,近二十年更是隔三差五跑医院。父亲身体极好,天天烟不离口,中午啤的,晚上白的,从无任何不适。这样我们兄妹主要是围着母亲转。大约从十年前吧,只要姐姐晚上在家,就会给母亲洗洗脚。我和两个哥哥见贤思齐,也给母亲洗脚。在我们兄妹的一再要求下,家里雇了保姆,我们兄妹拿钱。保姆只干白班,夜里我们兄妹轮流值班。我因在外地,值夜班的工作每月集中进行。我就想,洗一双脚也是洗,两双脚也是洗,何不一块儿把父亲的脚也给洗洗?这样,在我值班时,就会在给母亲洗脚后,换盆水,再给父亲洗洗。初,父亲不允,认为没必要,一再坚持,也就答应了。后哥哥姐姐知道后认为很好,也开始给父亲洗脚,延续至今。

周日保姆休班,是我们兄妹陪母亲溜溜腿晒太阳的时候,常有宿舍的人夸赞母亲有福,儿女孝顺。母亲也是高兴地冲儿女竖大拇指。

父亲是乐天派,但也有不高兴的时候。近几年,父亲看母亲常跑医院,就也捏捏自己这里,捶捶那里,好像要给自己找点毛病。终于发现耳朵后面有个小红疙瘩,如获至宝,要求要去大医院看看!孩子们陪着去了医院,正好借此给他查查体。抽血、尿尿、拍片、心电图……整个查下来,大夫说:老人家您身体真好!各项指标全部正常,和小伙子一样啊!父亲不高兴地说:我多少得有点病吧?你给我开点药吧。大夫说不用开药,没病开什么药啊?我和大夫说:给开点药吧,随便来点营养药什么的就行啊,要不我爹不高兴。大夫就给开了支小拇指大小的药膏,说抹也行不抹也行。

我们这个大家庭四世同堂多年,其乐融融。十几年前,山东电视台有个寻找金婚老人的节目,姐姐就报了名。电视台的记者到家里来录像,然后在生活频道播出,父亲看了后不高兴地说:以后不弄这个了,看着不如本人好看。

前年带着父亲去华东五省二市三镇玩,一个道士给父亲掐指一算说:老人家,能过一百岁。父亲不高兴地对我说:这个人算得不准。我问:哪里不准?父亲说:我一百岁能饶他吗?!

父亲是个勤快人。十年前,父母因自己家地势低,下雨进了水,看中了我的老房子,就搬到了我老房子里,我一家就搬到了新买的房子住。我的老房子是一层,有个小院,这给父亲带来了极大的乐趣。他在小院里种花种菜,浇水施肥,每年春天要搭丝瓜架,秋天要全部拆除,第二年开春重新搭,年年如此。幸好我姐夫乐意鼎力相助,父亲多是监工,并没累着。直至今日,你只要去我父亲的住处看看,都会发现他在小院里忙活着呢。

今年春天,父亲感到眼睛不舒服,去医院看看。测视力时,大夫说:老人家视力真好。我也测了测,发现父亲的视力和我一样。五月初,父亲感觉呼吸短促,去医院看看,专家给开了药。五月二十七号,父亲仍感不适,再去医院让专家看,专家说肺部感染,要打吊针。这是父亲今生第一次打吊针,算是破了金身,所以记住了这个日子。

父亲贵恙很快痊愈。那天问他:爸爸你感觉怎么样了?父亲站起身来,突然高喊:磨剪子来……抢菜刀!声音高亢洪亮,底气十足。孩子们哈哈大笑……

家里有老有小是天伦之乐,是最美的日子。明天是父亲节,写此短文,祝愿我老爹永远健康幸福快乐!

???

最新小说: 逆转之途 冷艳总裁的假冒丈夫 阿莞 变身之红龙女王 陈律姜泽 徐岁宁 从酋长到星河大帝 都市无赖神仙 触碰蔷薇 极品太子爷 重返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