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门口处传来的脚步声,杜恕好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抬头好好打量一下四周坐着的众人。
其实,在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杜恕就发现了一个很关键问题,那就是直到现在九卿与三公还并未到齐。
莫说是九卿三公了,现在就连尚书台左右仆射与那五部尚书都还没有到齐啊!
最让杜恕感到困扰的是,朝堂众人之中迟迟未有自己好友现任度支尚书袁侃、袁公然的身影。
因为武帝朝时大臣都需要选一质子送往邺城,当然名义上是说前往邺城进修,但其实就是质子制的翻版而已。
不过官宦子弟还是官宦子弟,当然不会与那群军户留在邺城周围屯田的妻妾老小一样,自然是要被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而当时的杜畿作为河东郡这样一个关键位置的太守,自然也是要送子侄去邺城“进修”的。
作为杜畿的长子自然就要担起这个重任了,所以杜恕就这样来到了当时繁华无比的邺城。
而在邺城那几年中,他与也在邺城“进修”的袁涣、袁梁相长子袁侃、荀彧、荀令君次子的荀俣也算是志投意和。
所以三人从年少是就相交莫逆互相引为知己,只可惜荀叔倩以于年前撒手人寰黯然早逝。
一想到荀叔倩杜畿还是久久不能释怀,真要说起来自己这御史中丞的位子,也是当时担任御史中丞的荀叔倩,在临终前一再拜托先帝而得来的。
不然,以先帝的脾性也不至于来暗中算计自己了,把自己直接一脚踢到幽州去才是那位的作风。
而袁侃的身子可是一直都很虚弱,加上有荀俣早逝的例子在前,杜恕也不得不担心起来了。
至于袁侃是否已经投靠大将军与太尉,所以要与其一同前来了?
用脑子想一想都能知道,能和这位杜恕玩到一起的人,会做出这等事?
而就在杜恕晃神的这一段时间,门外已经有不少人来到了这朝堂内了。
吏部尚书卢毓、左民尚书郤嘉、五兵尚书薛悌、客曹尚书袁亮四位尚书的身影赫赫在列。
只不过,杜恕在看到独自一人的袁亮时,脸上那两条粗粗的眉头却是瞬间皱在了一起。
而在五兵尚书薛悌与左民尚书郤嘉身旁,尚书右仆射王思也是面无表情的与两人一同走了进来。
要知道,这左右仆射在这尚书台之中位置可是仅次于尚书令本人的。
且尚书令不在时左右仆射自可代为尚书令主台中各曹,不过这左仆射的职权相比于右仆射却是要大上几分的。
而薛悌、郤嘉、王思三人应都是出身寒门的缘故,所以三人关系十分要好,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而文帝出于制衡的缘故在任期间曾下诏曰:“薛悌驳吏,王思、郤嘉纯吏也,各赐关内侯,以报其勤。”
后明帝继位更是托三人委以重任,加薛悌为五兵尚书,这五兵尚书其可是主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这此五兵。
权位不可谓之不重,在文帝、明帝两人的授意下,即是主管全**事行政的权力也渐渐由太尉府转移至了尚书台的五兵尚书。
虽然曹爽已经担任上了大将军,但现在这全**事行政的权力,暂时可都被太尉府和五兵尚书牢牢把持着呢!
不过也只是暂时的罢了,现在军吏调动的任命与有关中军奏书可是都已经送往大将军府了。
而郤嘉这左民尚书自然也不用多说,光听这名字就知道其职权所在了,乃是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事。
这盐池是有多重要也不需要再过多赘述了,而王思这右仆射的位置可是仅此于左仆射与尚书令了。
且这薛悌、郤嘉、王思都是历任四朝的元老,真要比起资历来可是丝毫不逊于堂内的任何一个人。
而这三人也是出了名的文帝、明帝在任时掌控这尚书省的关键枢纽所在。
最关键的是薛悌、郤嘉、王思三人能力超群,且出身寒门为人也和善无比,所以,在这尚书台中也是深受群吏爱戴。
在这人均世家之后的尚书身中,薛悌、郤嘉、王思出身寒门这一点自然也是显眼无比。
不过,这也是三人深受文帝、明帝信任的原因之一了。
并且在这尚书台中扎根已久,三人互为依靠,加上天子在背后帮着站台,以前就算朝堂中很多人看不惯也只能忍着了。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看着三人坐在朝堂中的许多人心里已经有了一些大胆的想法。
不过这个大胆想法并没有持续多亏,在看到薛悌、郤嘉、王思与高柔等人亲热问候。
并且在高柔等人的邀请下坐在一起之后,很多人心中的小九九也是消散殆尽了。
也只能寄希望于朝中司马懿、曹爽、高柔这隐隐形成的三股势力在神仙打架之时,别波及自己就好了。
而那吏部尚书卢毓单独出现却是令众人没有想到的,随着薛悌、郤嘉、王思与高柔等人亲热问候后。
这位吏部尚书也只是朝着高柔那边拱了拱手,随后就找了个靠前排的位置施施然的坐下了。
看那模样显然是不想掺和到这些事情当中,这也是卢毓唯一没有让人感到意外的举动了。
至此,尚书台的五位尚书中的三位,再加上那位右仆射已然全坐在了高柔等人的周围。
见到这种情形坐在上首的裴潜也是有些意外的,高柔等人短短月余就拉拢到了这么多人,还是有些超出了裴潜的预科。
不过意外归意外,其心中可是没有生出半点悔恨之意,在裴潜看来高柔等人拉起的这个势力。
有着三公之一的司空崔林、位于九卿的大司农赵俨、太常高柔,也有着掌握中军的领军将军蒋济。
甚至掌握着中书省的孙资、刘放都参与其中了,再加上三位尚书与那一位尚书右仆当真是声势浩大吓人无比。
不过其有着最致命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这群人中并没有存在一个真正能压服所有人主事的存在。
相比于那位大将军凡事都要增添许多顾忌,而不同与那位司马太尉能靠着自身的威望与资历来说事。
所以这群人才要打着天子的旗号行事,但天子如此年幼,且先帝已经指派了两位辅政大臣。
就算之后让天子亲政了,但总不能期望让年仅八岁可能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天子能够处理朝中事物吧?
到头来这朝政大权不最后还是在大将军与太尉手上吗?
当然,除非他们能同时扳倒大将军与太尉,然后几人共同辅政,但这可能吗?
随着四位尚书与右仆射坐下之后,门口处却是出现了一幕让朝堂众人感到有些疑惑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