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懂这个问题,李小坑只好抓紧时间研究总结自己的厨艺,总不能只会做那几样菜品吧?
为了保证自己出线,李小坑决定在厨艺大赛上加入鬼蛋,可是比试的内容不是李小坑自己定的,万一是一种怪异的菜品,李小坑从来没有做过的,那岂不是很丢人?
丢人其实也没什么,李小坑只怕丢了自己的良心。
毕竟他这是代表华夏利益出战的,输了可能连十分之一的灵石矿脉也分不到,那他将会是民族的罪人了。
而且从长远利益来考虑,这十分之一的灵石矿脉也必须拿到,在地球整体修炼资源匮乏的大环境下,一个中阶灵石矿脉将会让华夏的适龄少年修士尽快地成长起来,他们才是华夏未来的铁血长城。
就算是人类打赢了魔岛,那也不会太平,世界上那么多的国家,在修炼资源整体匮乏的大环境下,大家为了争夺修炼资源,必然还会挑起大战,那么谁家的灵石多,谁就有笑到最后的资本。
李小坑感觉自己压力山大,就像当年参加中考的前夜,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到了第二天参加中考,果然发挥失常,还差点睡着了。
明天的厨艺比试如此重要,李小坑又有些失眠了。
不过已经是修士的李小坑自然不会担心什么失眠,大不了他可以整个晚上都打坐修炼。第二天仍然会精力充沛的。
李小坑在自己的卧室里来回有了几十圈之后,终于决定把厨圣菜谱再拿出来温习一下,温故而知新嘛!
在李小坑翻阅厨圣菜谱的时候,其他的种子选手也都非常紧张,因为明天的比试虽然还是人类内部的比试,不过一旦无法进入前十名,那么自己的国家将无缘那个中阶灵石矿脉了。
而且这次的厨艺比试对于那些小国家来说也是一个机缘,这甚至会是那些小国家翻身的机会,毕竟人类的十名种子选手并没有直接从十大国中选出,而是从一百多个国家推举的厨师中比试定出前十名的厨子。
尽管大国人多修炼资源也多,不过那也不是一定的,一百多个国家选出来的一百多个厨子一起比试,前十名的厨艺一定不可能全部来自那十个集团大国的。
对于那些能够最终冲进前十名的小国来说,那还不是像中了大奖一样啊!
这次的比试看起来是兼顾到了那些小国家,其实不然,人类这边不是从十大国中直接挑人,主要是考虑到接下来与魔岛厨子的比试太重要了,人类输不起。
所以才从尽可能多的国家里挑选出尽可能优秀的厨子,那样就可以与魔岛的厨子放心地比试了。
至于最终可能会有小国家也分到一部分的中阶灵石矿脉,那也不要紧,最起码不会直接落入魔岛之手。
而且,一旦人类与魔岛的战斗结束,那些分得灵石矿脉的小国家也还得乖乖地把中阶灵石矿脉再给吐出来,那些中阶灵石矿脉又岂是那些小国家可以笑纳的。
所以,这人类之间的厨艺比试仅仅是为了挑选出人类中最优秀的厨子而已,所以比试讲究的是参赛人数够多不遗漏,甚至那些偏远的小国家都接到了通知。
有些小国家是实在挑不出厉害的厨子,而还有一些小国家则是担心惹火烧身,万一派出自己国家最厉害的厨子去了,能否取得成绩先不说,就算是最后侥幸得到了灵石矿脉,他们这样贫瘠的小国家也保不住啊。
说不定连派出去的厨子也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最终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一百多个国家参赛。
这一百多个国家要么是十个超级大国,那就不用说了,他们就算是没有厉害的厨子也会参赛的,这是身份面子问题,不参赛就说不过去。像中俄英法美,德意印巴加,全部都有一名参赛名额,当然,其他的小国家就要几个国家才有一个参加总决赛的名额了。
像华夏就有一个独立的名额,那么,华夏只需要在自己国家的参赛选手中,比试出来一名种子选手,就可以参加三天后的总决赛了。
还有一些中等国家,他们认为自己在有了灵石矿脉的支持下,自己国家的修仙事业会如火如荼的发展壮大起来,甚至一跃成为超级大国也是有可能的。比如亚洲的东瀛国和高山国,这两个小国家就极力发展修仙事业,为的就是可以在亚洲压制华夏国,甚至可以成为世界超级强国。
还有就是部分的小国家,这些小国家虽然人数很少,不过修仙资源却并不是很贫瘠,单从修仙资源来看,他们也算是修仙大国了,他们急需要改变小国形象,一旦能够争取到灵石矿脉,那么他们就可以从修仙强国变成真正的强国了,比如蒙古、埃及和冰岛,这三个国家的修仙资源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国,不过贫瘠的灵石矿脉还是有的,再加上拥有一批灵根的少年少女,也是很有前景的。
纵观整个世界,就算是没有这次的魔岛危机,世界的大洗牌也必然会发生,最多不过超过十年的时间。
十年的时间就会让一大批的修士进阶到练气期后期,甚至出现筑基期修士也不是不可能,而且同时还可以涌现一大批的炼体士和灵石器具,比如灵石飞机和灵石榴弹炮之类的东西。
现在魔岛意外地出现了,大家还可以同仇敌忾,而一旦消灭了魔岛,世界终将为了抢夺修炼资源而展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这是人类的本性,这不是任何信仰可以解决的问题。
李小坑把厨圣菜谱又研究了一遍,并领悟了一些以前没有想通的问题,看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把功法入厨艺,还有根据食材的属性相生相克来搭配,这样的领悟以前李小坑可能直接就做了,只是没有系统的总结,以后可以一边做菜,一边总结,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