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79.78.77.1(1 / 1)

谢远心中一叹,想了想,接过殷守写给他的信,没有立刻看,而是看着来人,面上露了点笑影,温和道:“你先去歇一歇罢。通草,好生照顾他,让他去吃些好克化的东西,沐浴一番,就安置妥当,让他好生睡上一觉,待再起来,再给他吃些补身体的食物。”

来人忙道不敢。

谢远却摆了摆手。

通草已经上前,笑眯眯的招呼人跟他走。因知来人是策马狂奔而来的,因此主动伸出手去,扶着这人往军营后面走去。

谢远这才打开了殷守的信,来回看了三遍,才终于将信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脸上还带着笑。

他的阿守还是那个阿守,就算在信里,也要先和他一诉衷肠,再论其他。

好在,殷地那边,老殷王本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殷守又是能干之人,他身边除了自己训练出来的亲卫,还有殷二郎、殷三郎、殷四郎,这三人也都是允文允武之人,做文臣还是武将,俱都是能干之人,只是,因老殷王的故意调.教,这三人却都不是能做藩王位的人。他们三人心中也明白,但也知晓殷守的脾气,觉得与其给那个根本没有见过几面的侄子干活,倒不如就跟着这个阿弟干活好了。——故去的老殷王原配,本就对他们三个庶出子有恩,他们回报在殷守身上,然后再适当照看一下那位在长安为质的侄子就是了。

于是殷守虽然看着脾气冷硬,不会做人,但身边确实围绕了一群愿意忠心于他,心甘情愿跟着他打仗干活的人。

谢远看着远处的夕阳,忍不住想,这些,或许就是阿守的好,换句话说,就是个人魅力。

想到此处,谢远忍不住唇角再次上扬。

通草在一旁瞧了,这才开口,劝道:“郎君,到饭食了,您也该回去用膳了。若是打仗时候,误了饭食,便也误了。现下无事,郎君还是要好生保重自己的身体才是。”

谢远“嗯”了一声,果然就跟着通草去用膳了。

如今已经是永和三年的四月,虽今岁春天也是大旱。但是,谢远自去年得了那商船上的玉米种和番薯等物,便心下大喜,自己留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都令人送去了朝廷。

只是那时阿舅江白刚刚离开,他既要处置昭地政务,又要招兵练兵养兵,连着要跟

还要想法子将这些粮食都种下去——他倒没有分给百姓,而是令他之前多收的一部分兵开始半日练兵、半日务农,好生种这些粮食,另外,谢远还有其他的琐事要处置,更要照顾白七郎和谢寒尽的三个孩子等等,谢远就一时没有顾上,没能亲自写信给谢含英,说明这件事情。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孟相拒绝玉米种和番薯。

谢远彼时派去送粮的正是桑叶。桑叶比起通草和清酒玉壶几个,更有几分脾气,登时就恼了起来,带着那些种子,就马不停蹄的又赶了回来。

谢远也不是没有脾气的人,又见桑叶把东西都带回来了,谢含英的信里也丝毫没有提及此事,只是谢含英信上的字虚浮无力,亦很简短,谢远便知道,孟相并未曾将此事说与谢含英听,而谢含英也是带着病体给他写的那封信。

因此谢远便只令人将那些带回来的玉米种和番薯也都及时种了下去。

又有谢远之前令人修建的蓄水池和各种防止干旱的措施等,今年的干旱,对昭地的影响倒不是十分大。且有玉米和番薯的大量种植,以及蓄养了一部分的牲畜和鱼,谢远军需的粮食,愣是除了自给自足外,另外还多存了一些。

只是这些东西大部分都要留种,谢远便让桑叶带着人,幻化了容貌,去南方不受旱灾影响的地方采买粮食,这才让爵昭地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愣是存够了未来三年的军中粮食。

至于其他,谢远因花了高价钱请了人来,倒是在昭地要找到了几座金矿和铁矿,谢远并未声张,只悄无声息的令人开始开采。前者自不必多说,金子么,存在手里也只是存着而已,谢远都用来换成了各种军需,后者则是被开采出来后,打造成了军队的武器。

谢远既是为自己打仗,当然是不肯亏待着自己人。

有了这些准备,谢远如今,倒也不十分害怕打仗,只是,他还是很担忧谢含英的身体。

谢远想了想,决定等到明日,再去劝一劝那一位军中的老军医,请他去为谢含英看上一看。

毕竟,那位老军医是真正的医术高超,连谢秋然胎里带来的弱症,老军医都能为谢秋然调理个差不多,虽然谢秋然现在仍旧身子不比旁人,稍显文弱了些,但只要对身体谨慎些,每日也锻炼上半个时辰,多走动走动,倒也不会太过轻易的生病。譬如之前长安城的瘟疫肆意时,谢秋然就在谢念和谢恭然的保护下,一直都没有生病,甚至那个时候,谢秋然连风寒都不曾得过。

谢远因此就希望老军医能去给谢含英也去瞧瞧病。

只是……老军医,现下是军医,从前的从前,他和他的祖辈,都是侍奉前朝皇室的。

前朝不在了之后,老军医因家中唯一的小孙儿都生病没了,又自知受前朝恩惠颇多,便不肯为大庆朝的皇室做太医。

但他又有一身的医术和仁者之心,便来了边境,为军中将士治病,也算是不枉费这一身的医术。

只是,谢远之前,一直都没能劝动老军医去给谢含英治病。

谢远想到此处,微微凝眉,也只能令人去备下好酒,明日再去劝。

当然,军中将士更要严加操练,伙食也要更好上两分。

大战,在即。

长安城。

张老太医听到了兰墨的话,果然立刻就换好了衣裳,带着儿子赶来了宫里。

谢含英瞧见张老太医父子这样急匆匆的赶来,倒是先笑了,道:“可是兰墨又说了甚么重话?才令老太医有所误会,竟是这般匆忙的赶了过来。”

张老太医很是慎重的行了大礼后,才沉吟道:“圣人,老臣问过犬子当时的脉案,也问过他和其他几位太医开得方子了。脉案若无措,那开得方子,定然也是有用的。除非……”他顿了顿,才再次顿首,道,“请圣人令宫人退下,老臣想细细为圣人再诊一次脉,也望圣人,莫要对老臣有所隐瞒。”

谢含英一怔,随即才将宫人挥退,只留了一个兰墨在身边。

张老太医也把自己儿子给赶走了,只留下了他自己的一个药箱。

张太医怔了怔,这才退下。

谢含英眉心微微一蹙。

张老太医却是也坐在了胡床的另一侧,细细为谢含英把脉。

张老太医一身本事,都在望闻问切与开方子之上,因此把脉、观其色、听声息上,花了足足有小半个时辰的时间,来来回回,一共折腾了三四次,才终于开口,开始询问病情。

谢含英并不答,而是一旁的兰墨将谢含英的与平日不同的症状说了一通,末了道:“自郎君登基后,郎君便很是繁忙,每日三餐不定,虽有奴等催促,郎君很多时候,也都是匆匆用上一些便罢。睡眠……郎君每日,至多睡两个半时辰而已,偶尔中午有闲,才能午休两刻。论起不适,郎君自去岁那场重病后,便时常咳嗽,偶有咳血;每日用膳时吃的越发少,有时吃的多了,便会腹痛,更有甚时,会直接将吃下的东西呕出来……如此几次三番,圣人便更吃不下去甚么东西了。”

兰墨也是愁的不行。

张老太医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顿了顿,好一会,才低头敛目,开口道:“敢问圣人,出恭如何?”

谢含英一怔,兰墨也忙看向谢含英。

谢含英沉默了良久,才微微颔首。

兰墨便凑到张老太医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张老太医面色更加难看起来。

呕吐,进食不下,咳血,黑便……再有谢含英的脉象,一看便是长期忧思郁怒,睡眠不足,气血两亏,还有……

也难怪太医院的那些太医诊不出来。

想来,就算当真有人诊出来了,却也只敢当做自己甚么都没有诊出来。

张老太医想到此处,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谢含英面上的温和也渐渐收了起来,盯着张老太医,不语。

却是张老太医受不住这等目光,蓦地从胡床上下来,跪在冰冷的地上。

张老太医正要开口,却又听谢含英声音冷漠的道:“兰墨,出去。”

兰墨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向谢含英。

自竹墨去世后,他便是郎君最贴心的人,却不想现下张老太医终于肯说郎君的病症了,郎君却要赶他出去。

兰墨也跪了下来,张嘴想要说些甚么,就听谢含英冷着脸,再次道:“出去。”

声音没有丝毫的起伏,兰墨却知道,他必须要离开了。

郎君,不愿意让他听接下来的事情。

兰墨眼圈一红,并非是委屈,而是担忧,然而终究还是听话的离开了。

谢含英的目光再次看向张老太医。

张老太医额头上的汗珠越来越多,末了,还是开口,细细将他的诊断结果,一一说给谢含英听。

谢含英听罢,许久不语。

张老太医做了一辈子的大夫,心怀慈悲,瞧见这位年轻的帝王如此,心下既不忍又无奈,只能又低声道:“老臣毕竟已经到了老眼昏花的年纪,若是圣人接下来,病情好转的话,说不得,就是老臣糊涂,诊错了脉,又或者,民间多奇人,圣人在民间寻上一寻,或许能在民间找到高手,能为圣人治愈此病。或者,就算不能治愈,却也能让圣人多活上几年。”

谢含英这次缓缓开口,他的声音都带上了几分嘶哑:“朕自会另行寻人。只是……这件事情,张老太医当知晓轻重,无论任何人向你逼问,都不得开口!”

张老太医心中松了口气,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又是一阵沉默。

谢含英道:“朕还有多少日子?”

张老太医道:“若是圣人的病情能好转或是稳定下来,那或许便是老臣诊断错了。圣人的咳血症,乃是肺腑有伤,此伤应能治好。但是,圣人进食则呕的症状若是继续恶化下去……”张老太医将头埋得低低的,“老臣终究学艺不精,于此症之上并无研究。”

张老太医说到此处,忽而又道:“不过,老臣曾听说,前朝有太医世家,医术高明,无人能敌,家传医书和脉案无数。现下其家中虽只留下一人,其人却本事极高,尤其一手针灸术,更是无人能出其右。圣人若是能寻到此人,令此人为圣人针灸,再配合老臣的方子,或许,圣人的病,能治!”

谢含英看他:“何人?”

张老太医道:“此人姓寇,如今正在昭地做军医。差不多三年前,老臣还看到过他难得回了一趟长安,却是昭王对他有恩,请他来为敬王世子看胎里带来的弱症。寇大夫果真妙手回春,敬王世子的病,老臣却也去瞧过,并无太好的法子。寇大夫却是用一手金针,三张方子,还有一套五禽戏,便令敬王世子如今已经甚少生病。虽仍旧比旁人瘦弱了些,将来长大也上不得战场,但只要敬王世子好生保养,却也再无早夭之相,与常人无异。”

谢含英如今才二十许,如何愿意早死?闻言双目一亮,然而他终究理智犹在,又问:“若是他来,朕的病,有几分把握?”

张老太医顿了好一会,才道:“若圣人能放下国事,好生静养,心中郁结解开,那么,当有五分希望。”

谢含英终是闭上双目,心中苦笑。

放下国事?这如何可能?

他一旦放下了国事,那么,他的命,容英的命,还有朝中那些坚定的支持他的人命,还有阿爹的坟墓,都将不得安宁。

这整个天下,也会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

谢含英,不想死。

然而他终究是挥了挥手,令张老太医退下。

待到兰墨几个再次回来的时候,谢含英却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正常,只是继续处理政事。

兰墨想要问,却也知晓自己并不能问,只能憋在心里,继续释放谢含英。

谢含英却是在处理今日事务后,便写了一封信给谢远,问他是否能将那位军医寇大夫请来宫中,为婉贵妃诊脉,若是方便,便请他来,若是寇大夫不愿,倒也不必勉强云云。

一封信,写的甚是云淡风轻。

因此谢远收到信的时候,也没有察觉出任何的不妥,只是,谢含英难得请他帮忙,加之谢远也是想要请这位老军医去瞧一瞧谢含英的身体——毕竟,谢含英之前那一病,当真是病得不轻。就连现在,秋然和恭然写信给他,也会提到谢含英的脸色不好云云。

谢远想到如此,便请了老军医来他的军帐详谈。

老军医板着脸拒绝了谢远三次,正要开口提第四次,就听外头有人来报,是谢远留在长安的探子。

那探子凑在谢远身边低声了说了几句,谢远愣了好一会,才喃喃道:“你是说,圣人,令三王世子,各回藩地?”

那探子正待答话,就听老军医大声嘲笑道:“就这样一个皇帝,就要把你那个亲弟弟给送回狼窝里去内斗了,你还想着让我回去给他诊脉,调理身体?哈!你那个亲弟弟,今年才刚刚八岁罢?身子刚刚被我调理好,就要被送回狼窝!这样的皇帝,你为着天下百姓效忠他,我一阶布衣,无话可说。可是,这样的人,哪里值得你这般低声下气求我去为他调理身体?”

老军医拿起腰间的酒壶,痛饮一壶,就仰天笑着朝外走去。

谢远却忽然又叫住了他。

“若本王当真低声下气求寇大夫,为着天下百姓安危,为着天下大乱早日停歇,百姓早日能平安度日,请寇大夫去长安为圣人诊脉,寇大夫,可愿意?”

说罢,谢远起身,对着老军医的方向,就是长揖一礼。

最新小说: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谍海偷天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八零好福妻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