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闰土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帝国吃相 > 第638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638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1 / 1)

许多大臣都转头看着陈旭。

金布律是最重要的商律之一,详细的规定了商贾和官仓售卖货物必须恪守的法令,比如粮食多少钱一石,盐多少钱一斗,布多少钱一匹,钱多少个一畚,而且对钱粮布匹盐巴的质量都做了要求,短斤缺两和缺尺少寸都不得在世面通行,而且还规定所有人不得区分钱币质量的好坏统一流通。

可以说金布律实际上就是货币法、质量法和价格法的统一综合体,是维护世面物价和商品质量的最重要的法律。

一旦废止金布律,根据商贾投机取巧的秉性,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必然会出现,因此即便是有人赞同陈旭松解商律,必然也要为粮食布匹这些对民生影响最大的物价和商品质量问题担忧。

陈旭摇摇头脸色平静的说:“陛下,臣提请松解商律,废止金布律等压制商贾的律令,非是要彻底废除,而是觉得眼下的商律已经不适合我大秦发展的国情,眼下货币改革已经开始,新式钱币已经在铸造之中,等到明年就可能大面积废止粮食和布匹的货币属性,世面交易将全部采用钱币,而金布律将粮食、钱币和布匹强行等价折算,这样货币改革的优势将无法凸显出来,废止金布律当中一些不适合商业发展的律法,重新编制质量法、价格法、经营法,朝廷官吏以新法为绳,加强监督,凡是以次充好者,短斤缺两者,哄抬物价者,囤积居奇者都严格依法处置,只要商贾遵纪守法合法经营,又何来乱市之说?”

“何况商品一旦允许自由经营买卖,匠工制作的物品和商贾售卖的物品都将各自自由选择,价格和质量虽有波动,但购买者必然也会有自己的辨别和选择权力,物美价廉自然成了首选,以次充好者,以旧充新者,短斤缺两者必然会被摒弃而不顾,只有那些质量好价格公道的商品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陈旭转头看着中书令:“姚大人,您如果作为一个平民去市场购物,眼下有三个商人都在卖陶器,一个质量好价格贵,一个质量中等价格合适,还有一个质量差价格便宜,请问您买哪一个?”

“自然是质量中等价格合适的!”中书令拱手说。

“这就对了,只要购买者不是大富大贵者,基本上都会选择质量还行价格合适的,而质量差的物品虽然价格便宜,但并非人们的首选,而且买过一次发现不好之后自然不会光顾第二次,商人为了挣钱必然还是会尽量提高自己售卖商品的质量,如果他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就会慢慢被排挤出市场,何况有质量法令的约束,一旦所售物品质量太差导致购买者不满,还可以到署衙进行投诉,则商人要退赔钱财,若是因为所售商品造成他人财物损失,还可以加重处罚缉捕入狱服刑,这些条令我大秦并不缺,自由商业的最大好处就是市场竞争,商人为了挣钱会尽量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而松解商律也并不是放任不管,朝廷和官吏要更加注重对于商品质量的监督和市场价格波动的控制,加强对于商贾经营的管理和引导,重处那些以次充好短斤缺两的行为,因此松解商律绝对不会造成给市场恶乱,反而只会激发商贾的不断竞争而提高所售货物的质量,而且还会尽量降低价格占领更大的市场……”

“既比如一匹布,眼下金布律规定,一匹粗麻布,长八尺宽二尺五寸,用麻三斤,制作质量不好不得流通,但何为质量不好?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全凭验收布匹的官吏自我判断好恶,而且这匹布上市流通,购买者也无从选择,可能同样花十钱买到的布质量差别很大,但如果把收售布匹的事情交给商人自行购买销售,则好坏美恶无所遁行,质量好的布大家抢着购买,质量差的布自然卖不掉,市场上自然会慢慢分化成为几种不同的档次的价格,家境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档次的布料,这就是自由买卖商业的优势,远比用法令和官吏去事无巨细的监督要灵活的多,也方便的多……”

“所以,我所说的废止商律,并非是彻底废止,而是要大范围的修改,现在所行之商律,从商君制定开始到眼下,已经过去了足足百余年,时移世易,许多法令早已不适合我大秦的需要,甚至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大秦的发展,当年我大秦还是偏居一隅的诸侯,如今却已经取周而代秉持九鼎,陛下之功绩,诸位辅佐之功绩,必将传承万世,但诸位为何眼光不能与时俱进耶,大秦要繁荣昌盛,必要让万民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天道自然,万事万物时刻不在发生变化,诸位为何非要抱残守缺死守前律而不变,若是百年前没有商君推动我大秦变法,我大秦焉能有今日之强盛,但为法者也必然要与时俱进,废旧法推新法,不断完善法令以符合天道规律,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为了推动商业的繁荣发展,首先必须就是要废除压制商贾和匠工农民的法令,不能自由经营就说不上商业自由竞争,因此对于推动商业改革的事陈旭可以说在心里早已盘算过无数遍,也仔细研究过大秦的各种律法,今日这些长篇大论的话,皆都是经过深思熟虑。

但大秦眼下国家一统,以眼下站在朝堂之上的这些文武百官为核心,大秦已经开始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新兴贵族阶层,如果不是陈旭出现,皇帝的心思也根本就没有放在治国之上,而是放在南北两场战争和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之上。

也就是说,整个大秦眼下都是处在一种非常守旧而且迷茫的状态。

秦始皇和李斯为首的法家门徒,坚信法术就是最好的治国策略,这是大秦的老祖宗终结出来的经验。

民意广泛的墨家已经分崩离析,儒家也与秦始皇的治国理念有巨大冲突,百家门徒熙熙攘攘无法抗衡法家,更拿不出一个能够比法术更好的治国方略,因此大秦这辆马车便只能束缚在法术这条车辙上往前跑。至于能跑到哪儿……估计李斯都是两眼一抹黑,其他的文武百官更加眼前漆黑,只能闭着眼睛坐在马车上,被李斯为首的一群法家门徒推着往前使劲儿跑。

然后哪天翻车了都不知道!

因此眼下大秦唯独有一个看清方向的人,那就是陈旭,但陈旭想用自己一己之力彻底扭转整个局势,必然是困难重重。

眼下的大秦秦始皇固然是皇帝,九五之尊睥睨天下傲视苍穹,即便是他知道陈旭的提议非常好,但辅佐他一起定鼎江山的李斯和文武公卿的想法他不可能弃置不顾,对于李斯和冯去疾蒙毅这些人,他即便是想改革也要三思而后行,不能闹到君臣离心,秦始皇知人善用,要治理这么大一个国家,没有李斯和王侯公卿的辅佐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三番五次召集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和一些王侯公卿入宫讨论陈旭的提议,但始终却没有拿出主意,不是他不想,而是阻力很大,这不是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也不是三省六部改制。

当初的三省六部改制,实际上算不上改革,只是朝堂改制,重新进行了一下权利分配而已,将以前各府署衙模糊不清的职责进行了厘清,受益最大的是冯去疾,李斯也分担了部分皇权,蒙毅依旧保持独立,权力的分配让三人各得其所相互制衡,皇帝也因此轻松了许多,因此改制非常顺利,皇帝想改,三位上卿也并未因此削弱相权,反而是处理政务更加得心应手,少了许多乱七八糟的掣肘,因此当时秦始皇召集三位上卿入宫讨论,冯去疾立刻举双手赞成,并且在心里狠狠感激了陈旭一通,至于蒙毅无所谓,两位上卿同意,皇帝也想改,李斯即便是有所不满也还是非常配合,何况他也是受益者。

但眼下这种废止商律彻底改变国策的改革,从本质上已经触动了所有贵族的底线,动了他们的炊饼。

而且严苛的商律在大秦官吏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

要想改变阻力太大了,几次皇宫议政就连蒙毅都没有发表意见。

他和陈旭合办的瓷器厂如今正在大把搂钱,一旦允许商贾和匠工自由经营和买卖,这种垄断式的生意很快就做不成了,只要商贾大把的资金砸进来,瓷器利润很快就会一落千丈。

朝堂之上其他官员府中都有不同的商业,和许多商贾都有勾结,当没有了法令的压制和约束,这些商贾必然不会再大量依靠官员的庇护,做生意,这些官员哪里是那些精明商贾的对手。

因此陈旭的话虽然听起来的确理由充足,但响应者寥寥无几。

皇帝沉默,官员皆都沉思不语。

陈旭不由苦笑。

纵然是披着一个仙家弟子的光环,很多时候也不太好使。

当然,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发誓要推动商业法令的改革,陈旭也不会就这样放弃,于是再次拱手说:“陛下,废止商律臣以为势在必行,诸位大人只是担忧松解法令之后商贾会投机取利扰乱市场,也担心农民抛荒农田导致粮食减产,臣眼下也不敢保证不会出现这些情形,孔子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即便是站在朝堂之上的官员,也曾有心怀不轨之人,何况是商贾和不识字不懂礼仪的平民,眼下工厂研制出水泥,实乃修路架桥的良物,城东门外的渭河大桥已经初见雏形,等到秋末就会完成,但这座桥足足要耗费五十万石钱粮,而陛下还准备要修建咸阳至齐郡的东方道,花费接近千万石,这笔开销恐怕举全国之力一两年也承担不起,但修路之事却又迫在眉睫越快越好……”

“陛下,臣愿意和诸位同僚打一个赌!”陈旭转头看着满朝文武。

最新小说: 掌心宠 重生之大收藏家 野外生存最强狙神 网游:永恒真理之主 末日求生:开局有求必应,百倍暴击! 大秦:赐死皇孙,我传国玉玺护体 德意志的荣耀 直播:我家猫咪会修仙 稻荷妖神记事 我在大秦开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