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下去,查清楚此人,刚刚问话,是不是信口雌黄的,如果是,那就废除他的功名,此等之人,永不录用!
下面还有谁对李东阳的身份,品质有质疑的,可以站出来,本官给机会,这一回,本官会亲自带着所有签字质疑的学生,去江陵县清溪镇竹山村取证。
一旦证实,质疑的学生所说的都是激愤虚构之言,那就跟那位抬出去的人一样,剥夺功名!永不录用!”
随着杨廷闻的这顿吆喝,几乎所有挑战学生头都低低的恨不得钻地底下。
“大人,下官想为李东阳案首做个见证,想追随大人前去清溪镇竹山村,已己所见,证明李东阳乃堂堂正正案首。”
此人是咸阳知府的人,叫慕容南,咸阳府学教授,七品官员,从事省府教学工作,这一次也参与了院试的阅卷工作。
他授意于彭华辉,要亲自替彭华辉看看李东阳的妻子到底多美!能不能达到敬献美人的标准。
“既然杨大人,慕容教授都不辞辛苦了,本官也得亲眼目睹一番,清溪镇竹山村的民风,不知道杨大人可有别的想法?”
咸丰省锦衣卫都指挥使,五十多岁的蒋佑惟,这一次遇上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他怎么也不能不管的。
再加上他也有些八卦之心,想知道一向清冷无情的杨廷闻,何以处理这个曾经跟他经历类似的案件?
说实话,咸丰省都指挥使蒋佑惟还是极为敬佩杨廷闻的,朝廷上太多自诩清流之辈,若是跟杨廷闻相比,都是污的不能再污了。
可惜,大明的官场,离不开这些人,皇上有旨,只要这些人没有造反之心,只要他们外面场能过得去,该用这样的人,还是要用的。
不然,整个朝廷,没几个是能用的官员。
“学生万分感激各位大人对学生的拳拳爱护之心,学生愿意现在就带着各位带人前往学生老家,一尽地主之谊!”
李东阳对着主席台上的众位官员施礼之后,以最为公正无私姿态,邀请各位官员当场就去自家。
这么做,显然是对他的家人,也是对他自己,极有信任才能这么邀请的。
“学生李聪也是这一次被舆论累及的,学生将会跟李兄弟一起,陪同诸位大人一起回乡,学生愿以本次的秀才功名,证明李东阳的清白!”
“学生谢青也愿意用自己的秀才功名,证明李东阳的清白!”
“学生黎书恒,也愿意用自己的秀才功名,为李东阳证明!”
李东阳对着诸位大人表态之后,李聪,谢青,黎书恒三人铁杆,紧跟着从观战席站出来,共同进退!
随着李聪等三人的表态,兴和书院的参试学生,留下来围观的,除去赵元逸几个人,都站出来,用人之名,为李东阳证明清白。
“好,既然如此,本官就带着你们三人跟李东阳,现在就去江陵县竹山村,其余你们还是各自回去,争取下一次通过院试。
还有,本次的科考,本官就在江陵县,咸阳府两地主考了,这一次即便是通过院试的考生,如果科考不通过,依旧不能参加乡试。请各位学生,回去之后,尽快做好科考准备吧!”
杨廷闻看到兴和书院的这么多学生,都对李东阳如此力挺,还是挺高兴的,证明自己看上的李东阳,是真的不错的。
杨廷闻说的科考,就是乡试之前的秀才考试,这种考试每一年都有,但是那个叫岁考,只有在乡试之前的那一次,叫科考。
科考决定乡试资格。
科考在各府县不一定在同一时间,而是有省提学官指定主考官,知府,知县,省府的教授都可以,他自己也是要挑两个地方的。
而这一次,杨廷闻顺势挑选了江陵县,去见证李东阳为自己辩驳的一切的时候,正好主考江陵县的科考。
而省府咸阳的科考,一向人数最多,杨廷闻这个省提学官,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地方的科考。
事实上,一般情况下,各省府的的提学官,都不会放过省府本府的科考考试。
就这么着定了下来,杨廷闻,蒋佑惟,慕容南,三位官员,当场就从贡院带走了李东阳,以及跟李东阳一起高中秀才的李聪,谢青,黎书恒。
当然,另外两个官员都指挥使蒋佑惟,加上府学教授慕容南,也在其列。
李东阳几个虽然只有四人,但是三个官员及其随从,一行十几个人的队伍,看起来就有些令人瞩目了。尤其是三位官员的气势,令一路人望而生畏。
这一行人快马加鞭的一路赶往江陵县,连午饭都是走之前匆忙吞了几个馒头。
快的目的,是为了赶时间,更是为了公正。
这种忽然到达目的地的查看,最能看到真实的情景。
此时从府城出发,正常坐马车的话,至少要大半天才能赶到江陵县县城。
然后坐马车从江陵县县城到清溪镇竹山村,也还需要四个小时。
但是都指挥使安排的锦衣卫,弄来的快马,带着李东阳几个学生骑马快奔,却是在临晚六点多的时候,赶到了竹山村。
因为走的极为突发,守在省府贡院外面的李东青根本就没有机会跟自己的二弟说一句话,只看到二弟被人扶到高大的马上,疾驰而去。
到了竹山村村口,杨廷闻见到第一个村民,就开始打听,关于李东阳一家人的情况。
“大人,你们辛苦了,快跟我进村喝杯凉开水,东阳,忽然带着这几位大人过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的,二叔,快去找村长来,东阳回来了,还带着三位大人一起!”
第一位村民,正是李东阳的族兄,三十来岁,见到这么多人进村的时候,吓了一跳。
不过再看到东阳也在的时候,就定下了心。
猜测肯定是东阳高中了,得了大官看重了。
很快,族长跑了出来,跟着族长一起跑出来的,几乎是全村男女老少。
这会六点,村里新建的绣坊,刚刚下工。
村里人一听说东阳带着大官回来了,几乎都猜测东阳高中了,得了大官看重了。
这么多人一下子在族长的带领下,涌了出来,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喜出望外的笑容。
这样的场景,让杨廷闻感到莫名的熟悉,当年他每次高中,村长也是带着全村人这么欢迎他归来的。
杨廷闻率先跟村长谈了起来,不用打听,族长就主动的将李东阳一家的情况,竹筒倒豆子的扒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