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到栊翠庵的耳房之中,鼻嗅间便传来淡淡的一丝梅香,素洁的居室之中,除了一张床榻之外,便只有三四个蒲团和一只小小的落地博古架,房子中间点着一个小风炉,煮上了一壶雪梅水,烟气蒸腾,飘飘渺渺。
“我便知道偏着你们几个喝体己茶呢。”
宝玉笑着对钗黛二人说话,眼角余光却不忘记扫过跟在最后的贾芸,
“此人竟能得妙玉临去秋波那一转,真真是绝大的意外呢,早先虽听得东府里的蔷哥儿说他和妙玉之间颇有些投契,自己还未深信,如今看来,竟非虚言!却不知道这个廊上的外宗二爷到底有何等的才色,竟能让这个孤僻罕有的出家之人也青眼相加俚?!”
贾芸没有注意到宝玉的神色,他只是背靠在镂花窗前,显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昨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辗转了一夜,却依旧没有能拿出一个切实的主意来,只因如今的局面,真可以说是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帮着义忠亲王造反行刺?可就凭那几个没落的小勋贵,看着实在是有些儿戏。
可要是去宫里告密?别说自己没有这个资格,就算那皇帝肯见自己,肯信自己,可是贾家接下来面临的必将是一场暴雨骤风般的雷霆打击,到时候,只恐这大观园瞬间便是风liu云散,白茫茫一片大地的可怕结局。而园子里的这个女孩子们,譬如眼前的钗黛妙玉,更不知会落得何等的悲惨下场,“金钗雪里埋”?“玉带林中挂”?抑或是“风尘肮脏违心愿”?若真是如此,那自己这个穿越客恐怕真要堪称史上无能第一,古今愚笨无双了!
“可是,我究竟应该怎么办啊?”
贾芸目光迷离,只是怔怔的站在一边发愣……
黛玉似乎对这里颇为熟稔,进得屋来,便径直的坐上了妙玉的几榻,斜着身子对宝玉说道:
“这里并没有你的,跟来作甚?!”
宝玉闻言,忙也腻歪到了黛玉的身边,笑着说道:
“常言世法平等,我也是一心向禅的,为何不能进来?!”
说着,不自觉的又朝贾芸看了一眼,黛玉似是看出了宝玉的心事,抿着嘴轻声说道:
“你虽一心向禅,却犹在山门外逡巡难进,可是有人却早已悟彻诸天,登堂入室了呢。”
妙玉闻言,俏脸通红,宝玉听得这话中有话,待要询问,那旁边的宝钗却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正色说道:
“身在雅室,勿做私语,你们就不怕主人怪罪么?!”
黛玉冷笑一声道:
“襟怀坦荡,自来无事不可对人言,出家人总不过是说些玄理禅和,偈子公案之流,难道还有别的?宝姐姐可别会错了意,芸二爷,你说可是?”
贾芸懵懵懂懂的吃黛玉这一问,又见妙玉和宝钗两人都露出些羞急的神色,偏偏刚才自己满腔的心事郁积,对于他们说了些什么,全然是前后不明,一头雾水的,闻言只得语塞,却让现场的气氛越发的尴尬起来。
宝玉见黛玉问住了贾芸,心中原本隐隐的有些畅意,可是一看到妙、钗两人的羞愧神色,却又大感失落——莫非他们对这个芸哥儿真的存有那一份心思,否则又何必如此?
而黛玉见宝玉突然沉默下来,心中一转,早已明了了他的心意,知道宝玉对钗、妙两人必是上心的,又想到自己一片痴心,皆系于彼之一人,可是他却处处留情,心中哀怨,也不肯说话,一时间,耳房里竟是安静的一丝儿声音也没有。
叮——
沉默片刻,终是妙玉打破了寂静,只见她手持竹柄茶勺,轻轻的在手边那只官窑的细颈开片小水壶上叩击了一下,只听得这清清脆脆的一声响起在众人的耳畔,虽是转瞬即逝,却似余音绕梁一般直直撞进了各人的心里,化开了众人的心事,也一下子舒缓了紧张的氛围。
“此音真可堪比临济棒喝了!”
宝玉点着头叹了口气,上前帮着妙玉将水壶提起,在各人的杯中都倒上了半杯雪水,茶香水香,一时哪里还能分得清楚。
“颦儿年纪小,说话没有分寸,还望妙姑和宝姐姐宽宥了吧。”
林黛玉也站起身来款款的说了一句。宝钗笑道:
“我却无妨,你只向妙姑去说吧,真亏得人家好心好意的请我们喝茶呢……”
妙玉也笑道:
“颦儿的性子我竟还不知道么?况且咱们这些出家修行的,受些外道魔障也是该的!”
黛玉听了,连忙叫道:
“你们听听,竟是把我们叫做魔障呢,前些日子拉着我在这里吃茶时,说的那些儿话竟都忘了不成,口口声声都是‘我们闺阁中人’,哪里有半分出家人的气度,这会子倒是装样起来了。”
众人听了,又是笑将起来。的确,这个妙龄女尼,从一开始就是被迫进入这青灯古佛,黄卷枯坐的世界之中,从其本心来说,何曾有一丝儿修行问道的觉悟,原著中那份与宝玉之间暧mei不清的感情就是最好的明证。
况且,这佛门若是真正的清静世界倒也罢了,至少还能护住这一支俗世中的青莲优昙,可是《红楼梦》中的佛门又岂是什么净土善地,原著中水月庵里那个智能儿怎么形容——“牢坑”而已!她的师傅净虚更是不堪,唆使凤姐儿造成那长安县殉情惨剧的,岂不正是这个秃子!让妙玉这样的清高之辈混迹在这与俗世一般肮脏的所谓佛门之中,又能有什么善果因缘?!
想到此处,贾芸微微笑道:
“这出家不出家,又有什么关系?唐代怀素大师,何等人物,其《自叙帖》首句便是——‘怀素,家长沙’,这方是真正的本性至情,赤子之心,佛门广大,本不必固执于此,说什么家内家外的,岂不着相!”
“说的是呢!”
这次却是宝玉第一个鼓起掌来。若说毁僧谤道,他也是得力之人,当年宝钗刚刚进京之时,就因为癞头和尚的一句“金玉良缘”,惹得他和黛玉一番大闹,如今听贾芸突然编排起佛门,倒是顿时生出一片知己之感。
————————————————————————————
虽然各位兄弟催更依旧,我去岿然不动~^_^老实说,四千很不易啦~
[bookid=1578962,bookname=《黑义》]
公平?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过,当有一天你觉得公平的时候,那么你就已经站在了某一领域的巅峰!
重回祖国,他只为一个承诺: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哪怕是混黑的!出来混,迟早要还,我只是帮助昆哥拿回他应有的一切!
义?不能丢。哪怕是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