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泠找来的证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和苏露厮混,被抓个正着的吏部尚书家二公子李喻。
李喻是这件事情中,除了段鹏和苏露,最有话语权的人。
府尹是天子脚下的近臣,帝都的公子哥都眼熟过一遍,眼前这位也不例外。
府尹是四品官,尚书是三品,虽说不是尚书本人驾临,尚书家的公子,也有必要讨好一番。
府尹满脸和蔼的笑容,“李公子好,赐座赐坐。”
李喻在逛花街柳巷的时候被冷泠盯上,又被冷泠威胁来了京兆府。
大晚上本该和美人缠绵,被破坏已经够气人,还被人彻头彻尾威胁。李喻脸色不佳,却又不敢述控冷泠,给府尹一张臭脸,“坐就不用了,早点审完案子,我也好离开。”
冷泠只说有件事情要李喻帮忙,此时的李喻完全不知道冷泠要为段鹏申冤,迫不及待想早点离开。
府尹热脸贴上人家的冷屁股,脸上撤出人官场管用的假笑,马上切入审案,“这就是公子要找的证人?”
“容我问他几个问题。”时隔五六年,知道当年内情的人已经不多,敢说出来的更没有,找到李喻已经很不错了。
京兆府尹半点都不想审理这个案子,事到如今无法打退堂鼓,只能答应,“问吧,若没能为罪人翻案,本府尹不会对你客气。”
冷泠自然是有十分的把握她问,“南陵356年立夏那日,李公子在哪里?”
李喻还没深思,直接答道,“夏天还能在哪里,当然是在山庄避暑。”
李喻一心念着温柔乡,想要早点离开而随意敷衍。
这一点正好合了冷泠的意,引诱的语气道,“李公子确定?”
李喻如果稍加细想,就会想起在那年立夏时,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李喻如何都不会想到,有人会为段鹏翻案。他语气很敷衍,“当然了,还有别的问题吗,没有本公子就先走了。”
冷泠没有回答李喻,而是对府尹道,“我想叫另一个证人上来。”
李喻的态度,府尹更加觉得想翻案很难,也就没有了顾及,“宣。”
冷泠叫来的第二个证人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冷泠还是那个问题,“南陵356年立夏那天,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务必一五一十和府尹大人说。”
老人比不见惯了各种阵仗的李喻,看到面色肃穆的衙役和明堂上正襟危坐的府尹,紧张到脚不停的发抖。
花甲老人颤颤的嗓音,陈述当年的事情,“五年前立夏,小老儿映像特别深刻,那天酒楼来了好多士兵,后来就传出武举状元手刃发妻的事情。”
见旁边的李喻一副苦思的模样,冷泠弯起嘴角,“当时在厢房伺候的就是你,老人家你可看见了房间里面在做什么?”
花甲老人由紧张转为惶恐,语气激动,“我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看见……”
“名堂之上,有话不说就是隐瞒案情,少不了打板子。”
话落,在花甲老人脸上看到理想的效果,她对明堂上的府尹拱拱手,“有府尹大人为你做主,你还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