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闰土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西周王朝 > 正文 第二百五十回 立王未果天灾又至

正文 第二百五十回 立王未果天灾又至(1 / 1)

<>共和十年,八月过去了,天气没有出现干旱,也没洪涝,召穆公说道:“共公危言耸听,成周干旱,王幾一定也会干旱,这是科学,还是伪科学,这是真理,还是伪命题,无稽之谈。”

周定公笑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登基为王称天子也,你我共和不就结束了吗?痴人说梦。”

召穆公说:“看今天这个阵势,如果姬【舍夫】驾崩,太子靖必然登基称王,挡也挡不住,这该如何是好?”

周定公说:“如果姬【舍夫】不死,共和不止,看来希望姬【害夫】迟点死。”

召穆公说:“既然希望姬【害夫】迟点死,那么哪个刺客,就得解决,不然,说不准他那一天得手,哪共和就结束了,赶紧派人去抓捕刺客。”

“我这就去派人抓捕刺客归案,还能立一个大功。”周定公说道。

“派谁去,可以迅速办成此事。”召穆公问。

“派太伯的随从去,也许他的随从知道谁是刺客。”周定国说。

“那就好。”召穆公赞成说。

转眼间,冬天来临,冷风寒流来临,西风烈,天冷,冷在风里,一点不假。

乌云带着雪,大雪至,特大雪临,暴雪不止,大面积雪灾形成。

太子靖急了,于朝会说道:“天灾真的来临,祸不单行,就像乱非独乱一样,看来这个雪灾之后还有天灾,各位臣公,你们要为民消灾啊。消灾就是救灾赈灾,王朝的王幾储粮不多,你们谁学商汤?商克夏正天下,天下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授于桑林祈祷说:不要用他一人之过,而上帝鬼神伤百姓人民之命。现在老天要惩罚乡民暴乱之祸,谁又能以一人之躯,代万民之过呢?如果这个人,能够解决万民之灾,就是具德者,德者,万民之宰也,谁要是能够具有此德,本太子以后让他做内宰,中宰,太宰也。”

“臣捐赠五千石粮食。”一名上士说道。

“一石粮食一百二十斤,五千石粮食,六十万斤粮食,杯水之薪也,你的德,也是难能可贵,升你为下大夫。”太子靖说道。

“臣捐赠一万石粮食。”另一名下大夫说道。

“一万石粮食,两杯之薪也,积少成多也,升你为中大夫,如此关心民生,确定你为小司徒吧。”太子靖说道。

“臣愿意捐赠两万石粮食。”又一名下大夫说道。

“两万石粮食,四杯之薪也,爱心可嘉,升你为中大夫,确定你为小司工吧。”太子靖笑道。

“臣捐赠五万石粮食。”下大夫畅游说道。

“你为何而捐巨资?”太子靖问道。

“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尊生行义,视死如归。”下大夫畅游回道。

“五万石粮食,爱心上天可鉴,平调,调你为王宫内小臣吧。”太子靖笑道。

“臣,捐赠十万石粮食。”下大夫郎溪说道。

“郎大夫,你又为何捐如此巨资?”太子靖问道。

“臣,自幼家境贫困,知饥饿,贫贱有易,贵富有难,士以身为人,人先,勇也,出后,义也,捐,良心也。”下大夫郎溪回道。

“十万石粮食,爱心天地可鉴,平调,确定你为宰夫吧。”太子靖说道。

“臣,捐赠十五万石粮食。”下大夫惠安说道。

“你又何为?”太子靖问道。

“有食不捐,待难民自取,祸大矣,就如,越大越惧,愈强愈恐,是一个道理,大者,邻小为患,强者,敌多聚怨,居安思危,致富思穷,得喜思哀,利不得两得,今臣已经得仕途一利,何不放钱财一利。”下大夫惠安说道。

“十五万石粮食,爱心如月光辉,平调,确定你为保氏吧。”太子靖说道。

“臣捐赠二十万石粮食。”上士是不是说道。

“是不是,二十万石粮食,爱心天地生辉,连升两级,晋升你为中大夫吧。”太子靖笑道。

“还有吗?”太子靖问道。

无人回答,已经飙升到二十万石了,这如何再飙啊。

太子靖发话说:“上士捐赠一万石,下大夫捐赠两万石,中大夫捐赠三万石,上大夫捐赠四万石,卿士捐赠十万石,这样可以保留尔等的原来职位,凡捐赠少于这个数者,贬为庶民,永不得为官,一个为官为士者,没有爱心,就是失德,不具德而为官,就是无德,无德之人就会做出无德之事。本太子自己从后宫捐赠三百万石。”

看来这次灾难不是一般灾难。

大府尹冼容下大夫说道:“成周粮库有的是粮食,殿下何不调一千万石救灾粮?”

“上次共公已经说过,调成周之粮,需要王令,难道你不知道吗?”太子靖说道。

下面的人开始怨恨周定公,如果太子登基称王,也就可以解决这次救灾一千万石粮食问题了,朝廷的粮食,多数库存在成周,这下好了,就连老百姓的救灾粮也得大臣捐赠。

最后,太子说道:“最后告诉各位臣工,待本太子称王之后,如数归还各位臣工的爱心粮,大家放心,也就是江湖救急,人命关天,没有粮食,灾民会饿死人的。我也知道,这个指标下去,大家都得勒紧裤腰带,就连后宫,也同样挨饿,本太子得为生计去打猎,不过,大家放心,本太子说话算话,终有一天,会归还给你们的,就连利息,还有人情一样归还。”

众人鼓掌赞成,理解的意思不同。

大家拿出所有的库存家底,捐了出去。

一场雪灾,让灾民明白了很多,朝廷,就是朝廷,气度,包容,大海的胸怀。一场雪灾,挽救了人心之灾,挽救了朝廷的危难之灾。

三名下大夫,一个捐了五万石粮食,平调下大夫内小臣,一个捐了十万石粮食,平调成为下大夫宰夫,一个捐了十五万石粮食,平调成了下大夫保氏,他们的孺人和小妾大叫亏大了,“我的娘,我要抓狂。”

三位下大夫说:“内小臣,王后身边第一红人。保氏,王上宫殿边门保卫科长,兼师爷。宰夫,太宰办公室主任,太宰身边六大人物之一。你们说,这是平调吗?有的位高,权不重,有的权重,位不高。”

王后申听说来了个内小臣,问道:“哪个内小臣叫什么名字?有何能耐,听说你卖了官,还很起劲?”

太子靖说道:“母后,这个内小臣叫畅游,不是因为他捐了巨资,而是他具有一种士大夫的职业操守,此人不可多得,不得此人者,国君不得变为挚友,大者定天下,小者定一国,毫不夸张。此人放在母后身边,整个后宫放心也。”

“后宫大于一国,你做得对。哪个保氏呢?”王后申说道。

“保氏惠安,因为他不为利益所动,居安思危,警惕性髙,还具有辩证思维,所以他可以胜任保氏一职,儿臣身边需要这种举过之人,进谏思过之臣,任何事情都要辩证着看,这样才不会可不可而然非然,是不是而非不非。”

“儿子,你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圣王之才。”王后申给予肯定。

“谢母后赞语,谨记母后告诫。”太子靖笑道。

“玉之所患,患石之似玉。亡国之君,无不似智,亡国之臣,无不似忠。贤主之患,患巧辨似通也,博闻强辩之徒不可用,臣用专矣,职也。殷商内史向挚在商,商灭,载图投奔周,而周成了王,周人说,他是守法之臣投奔了周,一个背叛主子,背叛朝廷的奸臣,何来守法之臣一说?他们是偷换了概念,说,向挚友在商,商亡,在周,周却成了王。商纣王非亡国之王,臣是亡国之臣。如你父王厉王,厉王非暴王之王,臣是暴戾之臣。”王后申告诫道。

“儿臣知道,凡官者,以治为任,以乱为罪,官不能尽其责,则职废。”太子靖说道。

“当年周公旦问姜太公:‘何以治国?’姜太公说:‘尊贤上功。’周公旦笑道:‘贤未必不妄,姜后无吕。’姜太公又问周公旦说:‘鲁,何以为治?’周公旦说:‘亲亲上思。’姜太公说:‘鲁国自削矣。’母后觉得他们说得话都指出了对方的弱点,君王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大贤未必不奸不篡不夺,亲亲血缘裙带关系未必长久,未必不搞内乱,自相残杀,五服分析,这是常理。”王后申说道。

“儿臣懂了。世上无大贤,尧有不慈之名,舜有不孝之行,禹有裸衣淫而色之面,汤有放杀之事。尧舜禹汤,大贤不可信,只相信尽职尽责之人,千里马骥,一日千里,因为车轻,负重只行数里,不能致远,因为任重。亲亲裙带风,不可久,父王之难,天子旷绝,十年之久,仍不得立,同宗血脉不相通,各自利益驱动,人的九窍百节千脉皆通利。”太子靖感叹道。

“王家也就如百姓之家,五代过后分析,第六代孝王篡权夺位,召、周已经十代之脉,哪来的情分?他们废王自称共和,不立新王,不立天子,为的还是利益权力。”王后申黯然说道。

“儿臣会改变这个无王政府的现状的,母后放心,复兴周王朝,儿臣当付出洪荒之力。”太子靖宽慰母后说道。

周王朝真的如太子靖所说,能够中兴吗,放眼期待。<>

最新小说: 重生之大收藏家 梁山庄园主 我在大秦开酒楼 将军妻子凯旋而归,却身怀六甲 把李世民说急了,他想跟我一换一 东宫娇宠日常 网游:永恒真理之主 我被四个大佬爹爹争着宠 大昏君 大明星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