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锦衣卫的密报,正德小皇帝才真正知道江南士绅们,是如何富有!
但这也正常!
正德小皇帝知道,来自后世考古学家统计的一个数据,弘治十六年的gdp……农业gdp差不多有28亿两白银,手工业gdp有25亿两白银,商业gdp有1亿两白银。
正德小皇帝无聊的时候,也进行过计算。
这个数据,当然算少了!
大明统计在册共六千多万人,包含隐户肯定超过一亿人。
在农业社会,一人一年总要3至5石粮食,以一石一百四十二斤,一石……已经被正德炒成了一两银子,高的时候甚至达到2两银子,这么算来,满打满算,一人一年最少要吃掉5到10两银子。
当然,这个数据实际上非常水;因为,这只是统计了粮食,而且是极为粗犷的一个数据。
用事实来说话!
比如顺天府,比如天津,比如霸州府,比如河间府,这些地方的养马农,手头上怎么都储存了几十两银子。
所以,大明一年的农业gdp,5亿或者10亿以内白银,是准确的。
并且,商业gdp数据极为不准确!
各地藩王不断挖掘金矿、银矿,不断掘铜炼币,市面上流通的钱币金属,兼自古相传的,当真不老少!
一年下来,多个十亿到二十亿很稀松平常(这些数据,朝廷根本无法统计,除了锦衣卫的密报)。
以及铁矿、煤矿等开采,各地私盐贩售猖獗,海运走私不但有丝绸、茶叶、瓷器,也有金银等首饰,再加上中原特有的胭脂等。
光是走私,就比能纳入正常统计的,要多许多倍!
别看现在是农业社会,但是一亩地能刨几两银子?江浙福建一带,诸多地方已经退耕,大量种植了桑树、茶树。
所以,正德小皇帝估计,商业gdp至少是农业gdp的2-5倍。
那么,每年产生这么多gdp,多了这么多银子,去了哪里?
这些小可爱,当然在士绅们的地窖里,又或者有一部分,在江南大豪的钱庄里。
华夏人的脾性,就是喜欢储蓄,更喜欢躲在被窝里,悄咪咪数一数!
想想看,十年、百年下来,江南有多少白银储存量?
哪怕小皇帝查不到具体,也知道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正德小皇帝每每想到……就非常感谢那些藩王,以及死掉的士绅老爷们!
这些个王八蛋,不管哪个死了,都能带一大部分去地下,从而让大明的金银不贬值!
但这,让正德小皇帝仍然忧虑!
如此庞大的基数之下,哪怕只有一成隐藏于江南钱庄,都能让他感觉束手无策!
正德小皇帝的大德银行,想要和江南钱庄较量,想要一统货币权,不但要从政治上下手,更要能拉拢大部分人,还要从一个更高的维度进行打击!
这个时代,已经形成了利率,以及集资放款的规模!
所以,正德小皇帝第一件要干的事情,就是打击高利贷!
只有打击了高利贷,哪怕是打击一部分高利贷,都能让那些聚集在一起的资金,面临崩盘!
从而逼迫这些资金,去找另外的创收渠道。
那个时候,正德就会给他们指一条“明路”!
因为,这些个江南巨富,如何玩杠杆,如何一变十,如何投资新项目,如何研发新产品……不是这些家伙没想过,更不是没干过!
儒家于此时,帮了正德小皇帝一个大忙!
儒家最讨厌商人,认为他们影响社会稳定;于儒家看来,老老实实耕田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田园,老死不相往来,才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
故而,奇巧淫技,机械式变,也适用于此!
再加上,农耕民族的科技技能点,说穿了也就那么回事……刚点了几个点,就被儒家拍死了!
但这难不倒正德小皇帝,他脑袋里有无数个能适应农业社会,能促进农业社会发展的东西!
比如,他发明的有机肥料,让所有朝臣大呼万岁!
再比如,水车、水渠、水库、农具,绳子,麻袋等等……正德小皇帝第一时间,就将这些东西用于农民。
但别的人,不但没有这个脑洞,也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正德小皇帝把锦衣卫统计的数据表格,往桌子上一扔,诸位大臣就齐齐皱眉。
这一次,没在御书房,原因是正德小皇帝嫌弃房间太小了!
他找了一个大房间,弄了一张大桌子,还弄了一圈椅子。
算是第一次把圆桌会议雏形,摆在了众多大臣面前。
墙壁,挂满了地图;不但有军事地图,上面有九边重镇标识,也有国防分布,更有各地驻军;连同各地人口,农耕数据,均产……重要资料一应俱全!
他扔出去的表格,自然是后世所用的对照表格,数字也采用了阿拉伯数字。
众人看得一目了然,清晰无比!
这张表,统计的是历年因高利贷,卖儿鬻女,进而破家的数据!
连同死亡人数!
哪一户,卖了谁,死了谁,死于谁手……众人一望而知!
内阁几位大佬刘健、李东阳、杨廷和,连同还没开始修书的谢迁,工部尚书焦芳,礼部尚书张昇,刑部负责人王鏊,兵部尚书刘大夏,户部尚书韩文,吏部负责人武清,以及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張懋,右都督顾仕隆,监察院左都御史屠勋,右都御史王琼。
都来了!
几乎算是囊括了大明最顶级的一批人!
正德小皇帝进门时偷笑,若是此时打个雷,把这屋子的人都劈死,大明估计就崩塌了!
“此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以及湖广地区,报官留有案底的数据……”
“光是这些数据,每年因高利贷破家之户,几达三十万户!”
正德小皇帝愤怒起来“锦衣卫密报中,这些案例乃是冰山一角,怕是一百户……能报案的只有一户!”
“好比霸州,天子脚下,弘治十二年之时,还有五十七万户!”
“今年呢?”
“朕杀那些贪官之时,哪怕顺手登记了十万隐户,合起来也不过二十三万户!”
“贪官污吏,无良士绅,卖儿鬻女,家破人亡……”
“朕就想问诸公,这江山,这家国,该不该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