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之中,赵顼痛苦的揉着两眉,所有的内侍都被他赶了出去。
十多日前看到《流民图》,他感觉撕心裂肺般的疼痛,他不敢相信这是他的子民,衣衫褴褛犹如将死的枯木。“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郑侠的言语回荡耳边,他真的不知该如何选择,没想到罢、废新法不过十数日,天真的下雨了。
赵顼无神的望望窗外,他不甘心富国强军之路就此断绝,他实在无法放弃心中的理想。
首辅已五次递上辞呈,他知道无论如何都无法挽回了。
首辅将去,千里马却在何方?他的眼眶有些湿润,他很想大哭一场,这个皇帝当的实在艰难,亦步亦趋拖曳着重入山岳般的大宋蹒跚前行。太祖、太宗的功绩摆在前方,仁宗的德化润及四野,他一心想要超越,想要做出番丰功伟业,告慰乃祖乃宗。
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夜不能寐,为军伍衰弱痛心,为战火纷飞的宋夏边境忧虑,为那燕云之地嗟叹不已。他是高傲的,哪怕再多的人反对他也要坚持变革;他是孤独的,芸芸尘世间无人能敞开心扉。
他很想问问乃祖乃宗,大宋的路,在何方?……
“来人!~”
良久的沉寂,殿中忽然传出官家历声的召唤,内侍忙躬身而入。
赵顼不甘心就此认输,他打算把《流民图》拿给吕惠卿等人看看,讲出郑侠之事,希望能找出个勉强的理由留下首辅。
王安石一直闭门在家,那天官家突然强令罢、废部分新法,让他百思不解,再三争执后无果,他心灰意冷的连上数道辞呈。
今日吕惠卿等人来,他才搞明缘由,一切一切,原来起源于郑侠的《流民图》。想到几日前的大雨,他的心彻底冷了,难不成新法真的是天怒人怨,以大旱警示?
“相公数年筹谋,忘寐废食,成此美政。不成想因此狂夫之言,罢废殆尽,岂不惜哉”,吕惠卿安慰王安石道,“官家今日讲明缘由,我等自然不服,全力辩解。”曾布点头道,“我等观官家似乎亦不愿就此放弃,相公勿扰,还望抖擞精神,继续执变法之牛耳。”
王安石沉默许久,苦涩的一笑。事已至此,揪住郑侠又有何意义,这次已经不是自己赌气辞相的问题。新法刚一罢、停数日,便降下大雨,无论如何他都无颜再窃居首辅之位。
他扫过一圈手下的变法干将,冲愤恨担忧不已的儿子点点头,起身道,“数载努力,老夫无愧于心,这便入宫请官家罢相。汝等不必再劝,新法承续,还当着落于诸位身上。”
王安石入宫后与官家究竟说了什么,无人知道。第二日朝会,赵顼正式宣布首辅去职,罢为江宁知府,诏韩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诏翰林学士吕惠卿为参政知事,原本罢、废的新法全部恢复。
守旧派对王安石去相正喜形于色,却被后面的诏令打蒙了,除文彦博外,无人留意到最后那条召驸马都尉李琦速速回京的命令。
等内侍快马将诏令送达工业新区,李琦向陆佃追问郑侠为何人时,真正执掌大宋朝政的人已换了吕惠卿。
新法再次执行,朝堂上剩余不多的一些守旧派扼腕叹息,他们能怎么办?皇帝一心要变革,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郑侠见王安石离职后又推荐吕惠卿登上相位,继续变法,他义愤填膺,再次上疏抨击。他选了唐朝的魏征、姚崇、宋璟、李林甫、卢杞的传记,画成两幅画,名为“正直君子社稷之臣图”、“邪曲小人容悦之臣图”,认为当政的吕惠卿之流是奸邪小人。
吕惠卿大怒,奏为“谤讪”之罪,将郑侠编管汀州。
李琦赶回汴京城外时,正遇上因罪被发往汀州看管的郑侠。
“介夫兄,某乃驸马李承宗。借问一句,你是恶介甫相公之人还是恶其法?”李琦拦下郑侠,郑重一礼问道。
郑侠怒道,“自是恶其法。”
他长叹数声接道,“若知新法还要施行,又换作吕惠卿那奸妄幸进之徒,某悔不该当初。”
李琦不喜蔡京,对吕惠卿说不上好坏,郑侠口口声声称对方是小人,不知如何看出。王安石已启程赴江宁,错过了见面交谈的机会,他只是想见见郑侠究竟是怎样的人。
“天将落雨,介夫兄是已知还是撞上?”李琦压低声音道。
郑侠望望李琦,翻翻眼哼了一声,扭头而去。
李琦看着对方的背影,这又是个自命不凡的。不过不回答代表默认,对方肯定掌握了天象知识,肚中绝对有货。
打马进了城,李琦放慢速度,君王有召,他连家都没法回,先得去大内找赵顼报道。
熙和大捷虽说前后花费不菲,大宋却获得许多马匹,汴京城中拉车的马明显多起来。
内侍通报后李琦很快进了殿,郑侠说的小人吕惠卿赫然在座。
与官家和几位相公见了礼,吕惠卿直接开口讲明,宣召李琦回来就一件事:安置流民。
如今淮河以北的旱情终于解了,但春耕已耽误,夏收指望不上,大旱之后还得防着必定要来的蝗虫。除去朝堂收拢去兴修水利的,熙宁七年春陆续逃荒出来的还有近十多万百姓。李琦想到自己上次建议王安石修路,看来急召自己回来还是为此事。
他旧话从提,依旧建议修路,吕惠卿明言粮食还能筹措,银钱不足,各项修路材料都得让李琦想想办法。
赶鸭子上架啊?李琦皱眉,怎么自己前后安置过三批人,朝堂一遇上这种棘手问题就找到自己头上?
看到赵顼希翼的目光,李琦心中直打鼓,光给修路的百姓一点吃的可不行。就算自己肯用家中的水泥垫付,其他材料和工钱也是好大一笔,再说自家的雇工也得挣钱养家啊。
李琦沉吟良久,王大牛走了,文彦博要不了多久也会走,其他相公不熟,他借梯子的计划要完蛋。眼前之事虽说很难解决,但也是个增加权力的机会。他一再回想后世的操作手法,计算当初在工部了解的资料,斟酌着道,“不如售卖道路票券,一文钱也不需朝堂拨付,只将那三条陆路放出二十年收费期。”
赵顼君臣叹了口气,李琦想套用大名府至汴京那条路的模式去筹集修路银钱,这事君臣早琢磨过,工部再三计算修建另外那三条路的距离和花费,不说豪门世家不肯买,即便百姓冲着二分的分红买入,收取的过路费也不足以偿付。
文彦博再三说明,让李琦千万慎重。
“此事确不易为,臣尽力一试,臣于制盐改良上还有些想法,当能提增盐产量,以增加的盐税用作弥补道路收费不足。”李琦认真道。
当初和韩琦相约后他便对盐业上了心,主要还是为遏制西夏的计划。如今朝堂被流民之事逼住,自己正好可以借此插手盐业。
赵顼回想着王安石临走时说的话,要解决流民生计,满大宋李琦是最好的人选。他拿定了主意,打算给李琦更大的权力,唯一的底线是不得掌军和入相。
一场超大的旱灾几乎耗干了朝堂能动用的银钱,因《流民图》一事变革又陷入困局,新法眼看面临着断绝。他知道吕惠卿能力欠妥,一时间却找不到更合适的人。诏吕惠卿为参政知事,让对方主掌新法,实在是逼不得以要快速填补财政收入。
赵顼点头道,“准,朕可将盐政一并交于你提举,若能借承宗胸中沟壑,将盐业提增,想来挪出些填补,此事当有所为。”
用盐业增产来贴补道路亏空,原本是借机撬开一条缝,方便伸手过去,没想到赵顼痛快的放权,李琦转过神来后大喜,他不露声色的拱手应道,“诺!臣鞠躬尽瘁,定当办妥此事。”
圣旨很快下达,不知赵顼怎么想的,反正李琦的官职还是驸马都尉,差遣多了两个,督办路政、提举盐政,一时间权力大涨。
李琦接了旨,这次朝堂派来两人,他都认识。一个是沈括,兼理工部侍郎负责统筹;另一个赵挺之,熙宁三年进士及第选教授登州,史部查勘后举荐来给李琦做奔走的副手。
对于朝堂派出沈括统筹修路全局李琦能想到,对方是变法派,又懂修路、营造之事,赵顼点沈括来算是选对了人。赵挺之却是属守旧派,虽然没言辞激烈的反对新法,但那是因为对方官小,弹劾什么的还轮不到他。直到赵挺之来见,李琦才搞明白幕后文彦博推了一手,究竟是何意暂时还想不明白。
时间不等人,几处人手到齐,李琦先让沈括安排官吏查探线路,反正是在旧道上分断施工,查探起来倒是费不了太多事。
原本的内侍分去了不少,武功大夫陈恩带着些人帮陆佃盯着工业新区的胥吏,中卫大夫王顺和一些手下虎视眈眈督查着西北几处水泥窑,把重新换上的部分官吏吓的战战兢兢。
皇城使刘鋹依旧跟着李琦,他禀明皇帝后又抽调来一百多宦官,如今越发有威势,只要李琦发现问题,这些人立刻如狼似虎扑去查账、抓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