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凭从屋内走出来,见汉中太守正躬身立在馆驿门前。应该呆的时间不短了,在寒风中正瑟瑟发抖。见冯凭终于露面,那官员赶忙跑过来跪地行人臣大礼。
经过昨晚在雪山一番施为,冯凭大致猜到这位地方官来见自己有什么事。他也不多言,在崔明远陪同下,和太守来到汉中郡城门之上。
只见孙秀在御林军的保护下,早立在城头等候。
冯凭俯身向下一望,只见城下密密麻麻站满了一片,皆是粗布衣衫的百姓。
众人翘首仰望,见冯凭出现在城头,呼啦啦一起跪地叩拜。口呼上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冯凭一听,上仙殿下?心说这是什么称呼,好怪异。
太守在一旁谄媚般地躬身凑在在冯凭耳边说道:“此地百姓见大山冰雪消融,被严寒封闭的道路,一夜间冰障变通途。感念殿下宏恩浩荡,便都自发来城下表示他们的至诚谢意。”
孙秀点头捻须笑道:“民风淳朴,太守治民有方啊。”
太守听到孙秀赞他,激动地连忙将本已弓着的身子又弯下了许多,口中忙不迭应道:“孙令公过誉!下官实不敢当。”
冯凭斜睨了那太守一眼,心说不会是你私底下组织的吧?
他也懒得多费心思琢磨,见城下百姓满脸质朴虔诚的样子,不管这些老百姓是不是真的自发前来,心中还是生起一种自豪感。
在来城门之前,崔明远早从太守那里得知了详情,便细心对冯凭教授了一番,告诉他见到汉中百姓时应该说些什么言语。
崔明远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为冯凭日后的上位收买民心。冯凭则只想应付一下了事,此时他按照崔先生教的话,对城下百姓致辞一番后,便回了馆驿。
冯凭将汉中郡大雪封山的问题解决,化解了汉中境内可能发生的一场民变。
现在汉中地区无论滞留的流民和当地百姓,确实都对冯凭此举感恩戴德。
严冬时节,各郡县的日子都不好过。
西川虽是天府之国,物产确实比偏远之地丰富,要不然外地流民也不会灾年都想着入川乞食。
但是到了冬季,就算是天府之地也进入了农闲时节,再无法通过耕作达到自给自足。
无论是离乡流民,还是汉中和梁州的百姓,农闲时节只能通过每日往来于各地做些小买卖。再择时择地,买些可供糊口的粮食,才能度过严苛的冬日。交通的便利对他们来讲,就成了至关重要之事。
汉中太守借此事对孙秀大加恭维,孙秀感觉很有面子。
御林军队长私下对孙秀说:“大人,看不出这位皇太孙,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本事!想当初焰光散人在北疆大漠时,不管是融冰开山,还是呼风唤雨,尚需要仪轨严谨,斋戒沐浴多日,再作法三时,道法方才显灵。这位小殿下居然几道神符就使漫山冰消雪散。相比之下,那位当朝国师的大弟子,法术倒似比这小皇孙低了好多啊。”
孙秀沉下脸斥责道:“休要乱讲!这种话回朝后切不可说!”那侍卫长喏了声不再言语。
孙秀说归说,但心中却也是这种感觉。
上次在金剑山,梅山众友合力都对付不了那个来自身毒的胡僧。现在这位年纪轻轻的皇太孙小露一手,却远远强过紫霞真人的高徒。孙秀心想,等这位殿下回到洛都,紫霞真人和他的那些弟子,嘿嘿,在朝中的地位恐怕不会像以前那般安稳舒坦了。
他不禁又有些忧虑,想起冯凭上次仲秋节在梁州的表现,心说真不能小瞧这小子!这位小殿下法力如此高强,不知对赵王以后的千秋大业到底是福还是祸?
原本赵王为太子恢复名誉,是为了借机清除异己。赵王此举,满朝文武都心知肚明。朝中支持先太子的都是些效忠先帝的迂腐遗老,能力有限,就算得势,也根本掀不起大浪动摇赵王的根基。赵王从来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现在看来,这位太子的子嗣如果能力超群的话,以后事态究竟要向哪方面发展,就不得而知了。说不定皇权在手的皇太孙,以后会成为赵王夺取江山的绊脚石也说不定。
现在既然已经下旨为太子昭雪,再出而反尔收回圣命也不现实。下一步对这位小殿下到底是该打压呢,还是拉一把,将其收为己用?孙秀反复思量,拿不定主意。
钦差一行队伍饭后即上路北行,路上冯凭向孙秀述说了昨日在山顶的遭遇,让他务必对罗尚多加小心。这次经过梁州境,尽量不要在城中耽搁太久,以免发生不测。
孙秀听冯凭讲过在山顶发生的事情后,大惊失色。说到了梁州后一定会责问罗尚,保证冯凭的安全。
一行人轻松翻越了大山,来到梁州境内。
刚到城下,就见罗尚早命守城兵丁放下吊桥,亲自出城相迎。
冯凭听崔先生对自己谈起,梁州刺史罗尚与拓跋部右贤王勾结到一起,想必是受了闲云道长的游说,依附拓跋六修,扶植此时尚躲在暗处的前朝曹氏后人。
在雪山上与王定邦不期而遇,更让冯凭相信梁州罗尚一定参与到这个阴谋中。
现在见罗尚对他们一行人依旧礼数有加,丝毫看不出有叛逆之心。
冯凭在仲秋节第一次见罗尚时,就发觉此人城府极深,深谙官道,做人很有一套。至于背后在想什么,却很难让人琢磨透。
大雪封山,将梁州坚闭四野,里外隔绝,不出意外就是罗尚的计划,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阴谋。这计划现在被冯凭用几道火焰符给破了,不知他下一步如何应对。
冯凭坐在马上,冷眼看着在孙秀身前身后应酬着的罗尚,不动声色地跟随队伍进了梁州。
他环顾四下,几个月前,这里的腥风血雨仍历历在目。冯凭心中暗想,这可真是个多事之地,自己一定要多加小心。
队伍进入城中,冯凭时不时看到有道士来来往往穿梭在街道上,明显比上次他在梁州时多。
冯凭想起在前日雪山上,铺天盖地、漫山遍野的道士,怎么也想不通从哪里突然来了这么多的道门中人,这得是多大的门派啊,才能拥有这么多的道徒。
入住馆驿后,已经是晚间。冯凭刚用过晚饭,孙秀便来到他的住所,笑问一切是否舒适。
冯凭见他有一搭无一搭地闲扯,似乎想和自己套近乎。
冯凭见他总不言及正题,有点不耐烦。开门见山地说道:“不知这么晚了,孙大人到底有什么要事?”
孙秀打了个哈哈,说道:“也没有什么大事,这次回都一路不顺,现在总算安稳下来,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了。便来找殿下闲聊几句。”
冯凭说道:“就算从现在起,回洛都途中不再遇到麻烦。但归期总还是误了。违期按律当处,不知孙大人到时如何应对?”
孙秀呵呵一笑道:“律条从来都是给外人制定的,孙秀不才,深受当朝大司空赵王爷器重,王爷不会真的降罪给在下的。”说罢手捻胡须得意洋洋,傲慢之色溢于言表。
冯凭点头噢了一声:“原来是这样啊,孙大人有赵王这么棵大树罩着,自然方便乘凉。”
孙秀凑近冯凭耳边说道:“实际上这次为太子平反,邀殿下赴洛,如果没有赵王鼎力要求,朝庭怎会如此轻易就将太子旧案全盘推翻?”
冯凭故作惊奇道:“不是圣上降旨要为家父平反昭雪的吗?”
孙秀不屑地一晃脑袋,也不争辩,只对冯凭说道:“殿下只需记住,如果没有赵王,就不可能有太子的翻案。殿下年纪尚小,不知朝堂艰险。殿下回朝后,应知朝堂之上步步惊险,殿下应时刻念赵王的好,把赵王当成一家人,才能防止意外的祸端。”
冯凭点头道:“那是,那是。”
孙秀随口说道:“赵王对先太子体恤有加,平反诏书一下,便责令将先太子所有遗物都封存,只等殿下回洛都后接管。特别是那个道门书库,连紫霞真人多次想入库参观一下,都未得赵王恩准。你看赵王对先太子如此敬重有加,作为太子子嗣,殿下当知感恩啊!”
冯凭一愣,问道:“大人说什么道门书库?”
孙秀说道:“令尊先太子,生前酷爱黄老之术,尤其对黄白烧炼秘法,太子更是颇为精通。太子不光聘请太清派道门高人,时时求教,更用了多年心血,收藏了大量道门珍贵的典籍分类成库。这个书库在洛都文士圈颇为有名。”
冯凭惊呆在那里说不出话来,心说原来太子有这么一个道门书库,我居然来晋朝后一直不知道。这样一来那北斗七星坛会对我还有什么意义?我还有什么必要再等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