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则之看着牧民手上的鹰,脑中灵光一闪。
飞鹰传信。
由于到了冬天,信鸽不好使,王则之都是用传令兵下达命令的。
可是传令兵的速度比不上鹰的速度快,而且传令兵遇到风雪和野狼就麻烦了。
可是老鹰不同,他们就是草原上的产物,能够适应这种恶劣的天气。
如果他能拥有专门用于传信的飞鹰,以后不管是传递消息还是命令都能方便许多。
“有,很有兴趣。”
中年牧民面色一喜,把鹰装到了笼子里,打算卖给王则之。
王则之拿起他递过来的鹰,随意打量了一下,就盯着中年牧民看。
“啊,尊贵的客人呐,您是对货物不满意吗?”中年牧民有些焦急的搓了搓手,他不知道王则之为什么不给他银子。
“不,货物很满意,不过我更在意的是你这个人。”
王则之想要组建一支传信鹰的队伍,但是他没有熬鹰的人才。
这个中年牧民有好几只鹰,这说明在熬鹰训鹰一道上,有着自己独到的本领他就想试试能不能把他招募过来。
“你你想干什么?我昂沁夫不是草原上的绵羊,可以任人宰割的。”
中年牧民误解了王则之的意思,直接抽出随身佩戴的匕首。
“放肆!”
王则之的亲卫和马福手下的军士看到他的样子,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对准了他。
中年牧民面色凶狠,没有一丝惧意。
“放下,放下,你误会了。
我是想以每月六两银子一石米粮,外加一斤茶叶的价钱招募你。”
王则之伸出手示意大家放下武器。
亲卫和军士们放下武器,中年牧民也收起了自己的匕首。
“狡猾的大明人,你在打什么主意?”中年牧民虽然收起了匕首,不过仍旧有些警惕。
“你养的鹰可以用来传递书信吧?”王则之试探着问道。
“那是当然,我的鹰都是从幼鹰熬起的。”
昂沁夫骄傲的说道。
鹰,想要驯服这种凶猛的飞禽,“熬”是一个草原很多驯鹰人都要使用的手段和过程。
准备“熬鹰”之前,要用特制的皮帽子盖住猎鹰的眼睛,同时用皮套套住猎鹰的脚,这样猎鹰看不到人不容易被惊扰,也不能逃跑,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开始进行“熬鹰”的过程。
所谓“熬鹰”也就是将鹰放在雪地里,将近一周没有进食也不允许休息,期间要数人轮流看守,一旦抓来的鹰开始打盹,就要将它惊醒。
熬鹰的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的残酷,抓来的猎鹰十之都要死于寒冷饥饿或者过度焦虑,熬过去之后也不一定活得下来,能活下来的褪去野性同时体质强壮的鹰,才能经过训练成为真正的猎鹰。
熬鹰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并不是什么鹰都要熬。
草原上的牧民一般都是熬苍鹰,因为其它的鹰可能活不下来。
当然,这些仅限于成年苍鹰,如果是从幼鹰熬起,这个过程就要容易许多。
因为幼鹰更容易驯服。
“我需要人帮我熬鹰,训练它们给我传递书信,但是我手下没人会这项技艺,我看你会,就想请你来归化城帮我熬鹰。”
“你是说三娘子城吗?”中年牧民有些不确信的问道。
三娘子城即归化城。
在明朝以前,塞外草原上还没有一座像样的城池。
明隆庆六年,阿拉坦汗和三娘子开始共同主持修建一座名叫库库和屯的城池。
有记载说,库库和屯城进入施工阶段后,三娘子是主要的主持者。
万历三年,城池建成,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城。
在修建归化城时,阿拉坦汗已经进入老年,并且疾病缠身。
因此,三娘子积极辅佐丈夫处理各种事务,万历九年,坷勒坦汗和三娘子再次扩建归化城,又修筑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外城。
明朝嘉靖二十九年,三娘子出生于瓦剌奇喇古特(土尔扈特)部落,其父哲恒阿哈是该部落的首领,该部落遗址就在今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一带。
三娘子本名叫钟金哈屯,意为高贵显赫。
生长在蒙古贵族家庭的三娘子天生丽质、聪慧过人。
她饱读诗书,性格豪爽,擅长歌舞骑射。
长大后,三娘子能文能武、胸襟开阔、通达事务,深受部落民众的喜爱。
有关史籍记载说她“幼颖捷,善番书,黠而媚,善骑射”。
后来,瓦剌奇喇古特部落与雄才大略的阿拉坦汗(也称俺答汗)联姻,于是,二十岁芳龄的三娘子嫁给了阿拉坦汗,成为王妃。
此次婚姻的缔结,将三娘子推上了可以尽情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为了辅佐丈夫扩展疆土,发展漠南经济,三娘子毅然随夫出征瓦剌。
这一大义举动,使得三娘子更加受到阿拉坦汗的宠爱和器重,无论大事小事,对她总是言听计从。
在出征期间,三娘子生下一子,取名卜他失礼。
三娘子出嫁之时,正值明朝政府与塞外草原的关系极度紧张时期。
此前,阿拉坦汗多次遣使要求开放朝贡贸易未果后兵临北京,以武力要挟明朝政府开放边贸,史称庚戌之变。
嘉靖三十年,明朝为避免生灵涂炭被迫开放宣府、大同等地与蒙古进行马匹交易。
不久,明朝拒绝蒙古方面以牛羊交易的要求,单方关闭马市,双方再次开战。
面对这种剑拔弩张的严峻形势,三娘子以其聪明才智力排众议,积极主张与明朝政府和好。
公元一五七一年三月,经过三娘子的不懈努力,双方终于宣布休兵罢战,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通贡互市。
与明朝政府实现通贡互市之后,塞外草原上的几千里边境地带很快出现了一派祥和、安定、繁荣的景象。
史籍中对此评价道“朝廷无此后顾之忧,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师旅无调遣之劳。”
此后,三娘子积极维护与明朝的友好和贡市关系,使得蒙汉人民可以自由贸易,草原上诸部落对她更是口服心服,甘愿受其约束。
每当互市时,常常出现两族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的情景。
后来,明朝政府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
万历六年阿拉坦汗在青海向达赣三世许愿回来后,开始和三娘子共同主持修建弘慈寺,也就是现在的大召寺,两年后竣工,并花费巨额白银铸成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由三世亲自前来开光后供奉在寺内。
草原上有很多牧民,他们为了纪念三娘,称归化城为三娘子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