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再受到莫名影响,太子殿下决定远离那女子,每次去慈宁宫前都要打听清楚,是否有人进宫给太皇太后请安。若回答有,胤礽也不管是不是只有外命妇,而无年轻姑娘,他均一概而论,俱不选那个时段去慈宁宫。
同时,胤礽强忍住心里蠢蠢欲动,刻意不去打听她是哪家姑娘,乐观想着,时间长了,指不定就好了呢。
结果,九月里太皇太后大病一场,康熙为了让太皇太后静养,不再让外命妇进宫打扰。便是太皇太后病好后,也没见她再招石悦瑟进来。
这时,胤礽又觉得心里抓心挠肺,痒得难受。那女子进宫时,他避着不见,亦不打听。但这一朝不进宫了,心里又很是不得劲儿。莫名想着还不如维持之前那样,她进宫他不见的好,起码他明确知道她的行踪。
如今这样,却是真什么都不知道了。
又不想命人去打听她是哪家姑娘,不是打听不到,而是下意识不想康熙知晓,那姑娘对他的影响颇深。用毓庆宫的人,康熙迟早会知道。这是他不愿的。
也不想通过索额图,无关乎信任问题,而是担心她家里万一是和索额图不对付或者与明珠亲近,那可如何是好?
至于为何要担心,胤礽没有深想,他下意识就已经这般考虑了。
经了这一回,太子殿下突然觉得自己手里得用的人太少了,而真正听命于他的人基本没有。
一旦有不想通过康熙和索额图的事情,他该如何?
这个问题是胤礽以前从未想过的,但凡有事他都交予两边人去办,俱都办得妥妥贴贴,用着并无不顺手之处。
只是再遇到之类私密之事呢?
胤礽稍一琢磨,便决定这事得重视起来。
太子殿下这会儿还不知道,这次他为了打听石悦瑟之事而私下发展的势力,在日后会有多大用处。
而石悦瑟更是不知道,因为她的缘故,太子胤礽莫名就建了个类似雍正粘杆处的组织,她这只小蝴蝶,翅膀挥得简直太狠了些,引起的已经不仅是一场龙卷风了。
这日,胤礽在书房里看书,无意中拿了本《诗经》,想着诵读古诗,提升腹内文学素养也是好的,于是就捧在手中,闲闲翻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很美的诗,很美的字,胤礽整个人却觉得瞬间如遭雷劈,震得他一瞬间恍惚。
许久,才回过神来,却是越看越觉得,这说的分明就是他对那娴雅女子的感觉。
他这是钟情于她?
只是,他既没看清楚她模样,又不知晓人姓名,更不曾彼此说过话,为何会钟情于她?
胤礽想否认,转动脑袋想各种理由,可……若非如此,为何他在这般想的时候,心底却有些甜蜜,为何再想起她来,会觉得那女子无处不美,无处不妙?
胤礽神情讳莫如深,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从来都是接受正统教育的太子殿下,阅读历朝历代史书,对着那些个独宠某妃嫔的帝王,不说嗤之以鼻,却是打心里看不惯的,也从来都觉得那样很不好。
尤其他身边就有个例子,他祖父顺治皇帝,就是因为董鄂妃的缘故,至今饱受非议。
可他如今这样……难道他将来也会成为那样的帝王?成为自己曾经所看不惯之人里的一员?
简直不可忍受。
年纪还不算大,未成年的太子殿下,感情世界一片纯白,手段还很稚嫩,却遭遇到了人生第一个大难题,下意识的,他选择要忘掉那名女子,绝不学他祖父。
他觉得他应该更用功读书,奋发图强,想着没了闲暇时间,应该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可惜,太子殿下不懂,感情之事从来就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往往你越是压抑,它反弹起来越是厉害。
相比太子殿下的水深火热,石悦瑟这段时日过得极好。石家又有喜事临门,她大嫂西林觉罗氏婚后一年,终于被诊出怀孕了,全家都沉浸在石家第四代即将到来的喜悦中。
然而这喜悦没维持多久,突然,一个巨雷砸下,从十二月里就一直身有不愉的太皇太后,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了,享年七十五岁。
自从太皇太后病了以后,康熙和太子亲自侍疾,昼夜不坠,人都瘦了好几圈。康熙更是步行至天坛,向天祷告,为太皇太后祈福。
他还亲自写了祝文,愿减自身寿数给太皇太后,孝顺之情,在帝王中实是少有。
可惜,上天没有垂怜,太皇太后还是走了。
前一段时间还经常见到的人,这会儿突然间就没了,石悦瑟突然觉得心里很难受。倒也不是因为她与太皇太后相处后感情有多深,太皇太后走了,她也伤心,但更多却是突然想到了她前世的爷爷奶奶,心里很难受。
西鲁特氏去宫里举哀了,石悦瑟忆起小时候钮祜禄皇后崩时,折腾得西鲁特氏消瘦憔悴的样子,想着这回的丧仪恐怕只会更加折腾人。
果然,不仅臣子命妇受折腾,康熙自个儿也在折腾自个儿。
都知道康熙和太皇太后感情很深,这回为了他祖母太皇太后,康熙决定守丧三年。
可是,历代从未有这样规矩,王公大臣们自是一番劝说,康熙坚持己见,王宫大臣们也不能退啊。于是,君臣一番相争,互不退让,生生拖了一段日子,方才折中为以日代月,康熙守丧二十七天。
胤礽这会儿也顾不得想感情之事了,他汗阿玛最近太过伤心,每天只喝粥,还食不下咽,睡不安寝,人又瘦又憔悴,好像一瞬间老了好几岁一般,他瞧着既心疼又忧心。
太皇太后去世,胤礽也很伤心,只是更加担心他汗阿玛身体支撑不住。
这事儿上,胤礽能做的太少,唯有乖巧听话,不让汗阿玛再分心他的事,少些操心,每天再多陪着些,吃饭时劝着多吃上几口。
就连察觉到大阿哥最近在故意与他争,争着表现谁更关心,谁更孝顺汗阿玛,抢着照顾汗阿玛之事,胤礽都没有以往那般愤恨。心里还想着,只要汗阿玛能好起来,这位大哥也算做了好事。
感受到两个儿子的担心和关心,康熙心里觉得很温暖,也慢慢收起了这难得的脆弱,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做,儿女子孙们都要靠着他呢。
这般想着,康熙总算是恢复过来了。
胤礽也随之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