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安然跪在吴海面前哭诉:“民女实在是没了法子,只能恳求大人帮我。希望皇上能还我们母女一个公道啊。这东西虽然不值钱,到底是陪着我娘嫁来的,如今我娘疯傻,若能看到魏家的东西,还能有救些。大人,若是拿不回这些东西,我娘她,就是活着也没了念想啊。”
吴海摩挲着手中那本假嫁妆礼单,嘴角噙着一抹冷笑,就这么冷冰冰地看着楚三爷。
楚三爷像是被鹰隼盯上的兔子,大气不敢出,只瑟瑟趴在地上,心里倒是把自家老娘数落一通。
做什么不好,敢在儿媳嫁妆礼单上作假,胆子这么大。
她是谁,她可是魏家后人,来府不足一月,可见她吃过亏不曾,还敢这么糊弄她?
如今被人告到宣旨太监那儿,可真是作孽啊!
楚老夫人虽心惊胆战,却也把魏安然骂了个透。
好你个小兔崽子,平日知道你疯疯癫癫不依不饶,谁知道竟敢这般胆大,敢在宫人面前讨要你那疯娘的嫁妆。
真真是狗胆包天!
魏安然知道他们会怎么看自己,但她无悔。
这么好的机会,她再不用,就真是傻到家了。
楚家连私吞儿媳嫁妆这种无耻之事都能做得出来,其他恶事对他们来说不就是小菜一碟吗?
她就要借这个机会敲打敲打楚家众人,别以为她们一个得疯病,一个年纪小,就敢打歪主意拿捏她们。
这朝堂顶端,可是正看着魏家后人呢!
吴海敛了嘴角的冷笑,正色道:“楚副使,圣上是最看重百姓的,也常和我说,为官者,齐家先于治国,家不齐,而国不治。楚大人,你这家,似乎不太齐啊。”
楚三爷刚刚接了赏赐旨意,被吴海这么一说,怕是不等任职,自己就要一身布衣,登时面色惨白,跪在地上砰砰磕头。
魏安然面无表情地看着这场面,拿出那份真的嫁妆礼单,举到头顶。
“大人,这便是魏家当年的嫁妆礼单,若楚家能把这些东西还回来,那楚家便是齐的。”
“安然!这嫁妆礼单你是从哪儿拿的?”楚老夫人听她说完,直起身子,瞪大了眼睛质问她。
吴海轻飘飘地看过去,楚老夫人立马噤声,冷汗直流,赶忙趴下去。
“楚副使,我看您府上还是不安稳,这事我会如实禀告圣上,让他来替你‘齐家’吧,今日就不多留了,再会。”
“吴公公,吴公公,饶命啊,您听我解释。”
楚三爷一听,立马慌了神,膝行几步搂住吴海的大腿乞求。
“大人,我母亲她只是困惑,并无它意啊。求大人给我个机会,三天,大人给卑职三天的时间,这魏家的东西我一点不少地抬到她面前。卑职能齐家,也能替圣上分忧啊。”
吴海黑着脸看着他的窝囊样,心里啐了一口,还不如他女儿有魄力。
他朝着上京方向拱拱手,说:“楚大人,如若先魏皇后还在,你们家这所作所为,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连宫里赏的东西都敢私吞造假,你真是好大的胆子!”
楚老夫人一听这话,想起那几件被她私藏的首饰,这才明白是死罪,眼睛一翻,就这么倒下去。
楚三爷面色惨白,哆哆嗦嗦地说:“大人,大人,家母愚钝,请大人高抬贵手。”
吴海摆摆手,“楚大人,这老妇愚钝,您这为官的可不能愚钝;若像这样愚钝,都不必去圣上面前解释,直接去阎王殿报道吧。”
楚三爷听了这话,眼前发白,竟也要像楚老夫人一样晕过去,手也没了力气,肩膀也耷拉下去。
吴海抬抬腿,冷冷扫了一眼,离开了楚家。
魏安然见楚家人这样,心里有了一丝快意,朗声说:“谢大人!”
吴海停下脚步,慢慢转过头,看着那小丫头单薄的身板,皱了皱眉。
——
吴海一走,众人才懈下心神。
魏安然自然是最早从地上爬起来的,她起身走到楚三爷面前,脸上挂着一抹轻笑,说:“父亲,那我就在觅尘轩等着我娘的嫁妆了。”
此话一出,跪在地上的楚家人无不震惊。
魏安然没理会他们,面无表情地离开前院正厅。
上辈子,京城传来的旨意并不是把楚三爷调任京官,而是把先前魏家被抄家后的东西,给送了回来。
这其中的差错,到底发生了什么?
魏安然一路心事重重,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到会是什么原因,等进了觅尘轩,她便把杨嬷嬷叫到跟前。
杨嬷嬷刚听人说完前院发生的事,此刻还惊魂未定,一脸后怕地同魏安然说:“小姐,老奴说句不中听的话,您今儿这胆子也太大了。”
魏安然淡淡一笑,并没解释什么。
如今她的处境,还有这楚家的环境,逼得她必须胆大。
今天就是她觉得再合适不过的时机,若就因为惧怕放弃了,那她母亲什么时候才能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杨嬷嬷早年在魏家时,就曾目睹天恩,对皇家很是敬重,今日三小姐礼节怠慢了,还觉得忐忑,但转念一想,三夫人的嫁妆能拿回来,又觉得可喜可贺。
她家小主子今年才多大,对上皇城里的吴公公都不怯场,甚至能不卑不亢的给自己讨回公道,比那为官数十载的楚三爷出息多了。
这么一想,更是又多加了几分自豪。
她沉思半晌,这账算了几遍,轻声说:“小姐,咱以后行事得低调些。”
魏安然轻笑,“嬷嬷不用担心,我知道的。”
杨嬷嬷叹了口气,“你叫我如何不担心。”
三夫人的嫁妆早就被楚家这群人吞了个干净,早就觉得是自家的东西了,就算是物归原主,他们也觉得是你抢走了,日后怕是少不了使绊子。
“杨嬷嬷不用太过忧虑,既然宫中那人还能记着魏家,知道我和母亲在楚家,这会子楚家也就不敢对我和母亲下手。”
杨嬷嬷没想到这层,如此一说,便放下心来。
“杨嬷嬷,你去小佛堂告诉我母亲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