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复苏眼球
第四百五十二章
吴继祖的脸色发青,双手撑着椅子扶手,听了赵福生这话,一时间不知道是该起身还是坐下去。
范无救奇道:“大人,这厮还敢算计你?”
赵福生笑了笑:“只要是人,都会有算计,这也没什么稀奇。”
她对吴继祖的小心思并不在意,此时说到这里,索性点破了他的心思:“我估计他们吴家是被人做了局。”
“……”
吴家人面色一变再变,吴继祖的双手死死抓住了椅子,肥胖的手背绷得很紧,指关节发青,可见他异常用力。
人会嘴硬、会撒谎,可有时肢体语言却无法瞒人。
“他们对红鞋鬼案心知肚明。”赵福生偏着脑袋,饶有兴致的盯着吴继祖看:“我最初在封门村听到红鞋鬼案的时候,还以为吴老财好色如命,人到老年强娶少女,逼死无辜性命,致使厉鬼复苏——”
听到这里,刘义真心中一动:“莫非吴老财强娶女子,其中还有蹊跷?”
吴继祖嘴唇动了动,紧紧的盯着赵福生,没有出声。
“这个世界终究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赵福生突然叹了一声,似是说出这一段毫不相干的事儿。
说完后,她问吴继祖:“你说是不是?”
吴继祖‘嘿嘿’一笑,答道:“大人说得半点不错。”
他说完后,再问:“你说你们是从万安县来,想必是万安县镇魔司的人吧?”
“不错,我们是万安县镇魔司的人。”赵福生点头应承。
吴家人有些恐慌,就连先前领着赵福生几人进来的周老头儿也吓得双腿发抖,惊疑不定的看向赵福生一行人。
“竟然真是镇魔司的大人,我还当是山匪——”
周老头儿的话一说出口,吴继祖就道:“山匪可没这样的本事。”
说完,他又强撑不安,问道:“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若大人能解答,我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福生点头:“你说。”
吴继祖道:“大人从万安县来,想必对红鞋鬼案也有了解。”他顿了顿,又道:“可是这桩案子已经过去17年了,当年镇魔司的谢大人已经将此案了结,这些年从未再次出现相同的鬼祸,大人怎么会旧案重提,且从万安县追到了金县呢?事隔多年,大人又如何知道,我们吴家是被人做了局?”
他叹完,又道:“我爹在世时,自诩精明。”
吴老财一生走商,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积攒下不菲的身家,为人很是自傲得意。
“他是半点儿没有想过,会受人算计。”
说到这里,吴继祖苦笑了两声。
赵福生露出狡黠的神色:“吴继祖,你这可是问了好几个问题。”说完,她倒也没有拒绝回答:“这桩案子有没有真正的了结,你吴家是最清楚的。”
更何况此时大汉朝镇魔司的办案手段,实际只是治标而不是治本。
驭鬼者能办到的,一是将鬼引走,二是令鬼短暂沉睡,这些都不是真正解决鬼祸的法子。
谢景升的办案方法比一般令司好,可他也不是真正的解决了鬼祸,只是解决了当时的麻烦,但同时将祸患也留给了后人。
“鬼祸没有彻底的解决,我身为万安县的令司,自然是要继续追查的。”
赵福生答完了吴继祖的第一个问题,接着又回答他第二个问题。
“至于你吴家被人做局,是很直接的一件事。”
赵福生说到这里,吴继祖急急的撑起上半身,盯着她看,显然想要得到答案。
“我听说你吴家在外走商,与镇魔司的人交好,因此得赠了这栋宅子?”赵福生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这个问题,转而问了这样一句话。
“……”吴继祖听她这样一说,先是大失所望,点了点头:“消息竟然传得这样快吗?可这也不能说明我们吴家被人做了局呀——”
他说了一半,话音一顿,似是想到了什么,脸色瞬间铁青。
“我明白了。”
转二爷疑惑不解:“老爷,你明白什么了?”
吴继祖就冷笑:“门不当、户不对,原来不止适用婚嫁,交朋友也是。”
果然人不可貌相。
这位吴老爷外表看着痴肥,实则竟是个很精明的人。
他这样一说,刘义真也明白了赵福生话中之意。
问题就出在‘吴家与镇魔司的人交好’之上。
双方实力不均,地位并不对等。
对镇魔司来说,吴家只是供奉者之一,谈不上朋友、亲近,更别提平起平坐的交往——除非其中有鬼。
“实力不够可称不上朋友,送来的好处未必是肉,也有可能是诱饵。”赵福生道。
吴继祖沉默了许久,突然叹了口气:“确实如此,要是我爹当年能看清这个道理就好了。”
他说完,再道:“大人解除了我心中疑惑,大人有什么话,尽管问。”
范必死警惕的看他,提醒着:“大人,无奸不商,我看他吴家还憋着一股劲使坏,要小心。”
“哼嘿。”吴继祖听了这话,脸颊抽搐,似是想要说什么,最终忍下了满腔忿恚,紧紧闭上了眼睛。
“不怕。”赵福生笑道:“我说了,不怕他算计,各凭本事。”
她说完,看向吴继祖:“你的话我回答了,接下来该我问我了。”
“大人只管问,只要我知道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听到赵福生说话,吴继祖这才睁开了眼睛。
赵福生点头:“你是个聪明人,既然知道我们是因红鞋鬼案而来,你就应该知道我想问什么。”
吴继祖笑了笑:“说得不错,是我班门弄斧了。”
他想了想:“那我就从红鞋案说起。”说完,又低头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接着问转二爷:“我刚说到哪了?”
转二爷就道:“老爷,你刚提到了老太爷当年要纳小妾。”
“是。”吴继祖听到这里,苦笑了一声:“这个事我是真不愿提及。”
“唉。”他又长长的叹了口气:“反正都是要说的,我干脆从头提起,只是不知道诸位大人有没有时间听我说这个事儿。”
说到这里,他眼中露出精光,一副明显不怀好意的神情。
赵福生见此情景,心中一动,深深看了吴继祖一眼:“我的时间倒是有,但是怕你吴家的时间不够。”
‘哼。’吴继祖眼里露出怨毒之色,轻哼了一声,说道:“那我就从头讲起。”
“从哪里说起呢?”吴继祖幽幽的道:“就从我吴家发迹开始说起吧。”
提起‘吴家发迹’,他沉默了半晌,最后苦笑了一声:“大人是万安县人,又查到了黄岗村,想必知道黄岗村的来历了。”
见赵福生点了头,他说道:“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就从我们吴家跟并州镇魔司之间结缘说起。”
他说道:
“我家早年家贫,我爹敢打敢拼,年轻的时候进山挖了一座老坟,跟着走了几回货,积累了一些资本。”
他从吴老财走货开始说起,说了几句后,转入正题:“我刚提到,我爹是挖了一座老坟起家。”
赵福生坐直起身,吴继祖陷入回忆里:“那老坟物件不少,让我吴家积累了不少本金。那一年,我爹该祭祖的,却突发奇想——”
吴老财敢挖老坟,可见他并非一般人。
他认为庇佑了吴家的并非先祖,而是那坟中人。
因此祭祖的那一天,他抛下家里人,并没有去叩拜祖先,而是自己转身进了深山老林,钻进了那老坟内。
“从他第一天挖开老坟,到他后来再去,中间过了十几年的时间。”
坟的变化并不大,掩盖在一堆杂草里。
吴老财当年挖坟后并没有收拾善后,再次回去时,发现这里后来还被其他村民‘光顾’过,有挖掘过的痕迹。
坟内的尸骨被人扔了出来,洒了一地。
但坟内已经没有了值钱的东西,这些尸骸自然也无人拾理。
吴老财敢扒老坟,自己也不是什么善类,以往扒坟路边遗弃的尸骸不知凡几。
可这次再见尸骸满地乱摆时,他却格外生气。
他收殓了尸骨,想将其重新找个风水宝地葬下去。
“在收殓的过程中,我爹找到了一个东西。”
“什么东西?”赵福生等了一会儿,见吴继祖始终不往下说,便问了一声。
吴继祖迟疑道:“……一只眼睛。”
“什么?”陈多子惊呼了一声。
已经说到这里了,吴继祖深呼了一口气:“一只没有眼珠的眼睛。”
那老坟已经不知道存在多少年了,吴老财再次收殓坟中尸骨时,距离他第一次挖坟不知过去了多少年。
尸骸被人拉出坟地,风吹日晒雨淋,骨头早就腐朽,残余的腐肉被蛇虫鼠蚁吃了个干净。
可那尸骸之下却隐藏了一只眼球。
眼球没有眼珠子,前白后红,圆滚滚的。
吴老财收拾尸骨时,这东西掉进了他掌心里。
他初时还以为捡了个什么蛋,后面觉得不大对劲儿。
这东西邪门儿,他总觉得那圆滚滚的物件在盯着自己看。
走货多年,吴老财也算坏事干净。
人走在危险边沿对于死亡有异常的敏锐觉知力,他当即从那肉球上感觉到了森然恶意,便将那球一抛。
吴老财想来祭祀老坟本来就是临时起意,这会儿受到惊吓慌不择路的就要跑,回家之后还不敢多说,想起那眼球,总是不寒而栗。
到了夜里,他睡不踏实,一夜恶梦,临早醒来,觉得掌心里握了个圆滚滚、冰凉凉又软弹弹的东西。
定睛一看,险些没将他吓死。
那被他握在掌中的正是他前一天上山探坟时捡到的眼睛。
吴老财这下知道惹了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眼睛开始开始逐渐有了变化——”吴继祖说到这里,脸颊开始不自觉的抽搐:“白色的肉球上出现了血丝,中间有了瞳孔的样子,像是、像是——”
“骨肉重生。”刘义真接话。
“对对对。”吴继祖连忙道:“像是那眼球在重新长成,真的很吓人。”
到了这样的地步,吴老财知道自己摊上了大事儿。
他心狠手辣,第一反应是想将这到手的祸水引出去。
“中间他试过好多法子,但是这眼球送不出去,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眼珠在逐渐成形。”
吴继祖道:“最可怕的,是我爹觉得那眼珠慢慢像是跟他产生了联系,他总觉得这眼珠在盯着他看。”
不能再让这邪门的东西继续留在吴家!
吴老财这些年走南闯北,积累的财富可以说是从无数次危险中刨出来的,他深知鬼祸的可怕之处,绝不能将这东西留在吴家。
“所以十八年前,我爹走了一趟远门。”
临出行前,吴老财抱着两个打算:
其一、尽量想办法将眼球送出去。
其二、若是送不出去,那么他自身将灾祸引走,不使吴家覆灭。
他这一趟出行抱着必死的信念,去了并州,吴继祖道:“在那里想方设法的认识了当时并州的将领——”
“并州紧邻帝京,这位将领已经是银级的驭鬼者,犯了错被贬至上阳郡,我爹讨好他,送了他这颗眼珠子。”
吴继祖的嘴角露出冷笑:“这鬼珠子怪异,一般人可承受不住它的‘福气’,但是驭鬼者则不一样了。”
总言而之,这历经数次波折都没能送出去的诡异之物,最终顺利的送到了这位上阳郡的银将手里。
“……”
这一番话听得赵福生等人瞠目结舌。
吴老财果然是胆子不小,敢将鬼物送给鬼。
赵福生啼笑皆非,吴继祖道:“作为回报,这位银将也回赠了我爹一个礼物。”
赵福生眼皮一跳:“不会是那个新娘子吧?”
吴继祖‘嘿嘿’笑道:“正是。”
赵福生道:“这可真是开了眼了。”
“谁说不是?”吴继祖冷冷的道:“当时送来的少女说是赠我爹为妾,务必要大办一场,以昭示银将之恩,哪知——”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苦笑了一声:“后来的事情,想必大人们也猜出来了吧?”
他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众人谁又猜不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