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带着讽刺的心态前来观看这部电影,也有很多人想要看看史密斯他们是怎样栽在一个中国年轻的从来没听说过名字的孩子身上的。
可是,现在看起来,情况有点儿不一样。
《七磅》在开场的时候还是微微有点儿烦闷的,加上那些交错纵横的时间线,还有看起来有些莫名其妙的主角,都让大家有点儿云山雾罩的感觉。于是,已经有很多人准备提前离开,他们准备将自己的电影票扔在这里,他们想要让史密斯知道自己的愤怒。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些剧情的微弱变化,瞬间击中了他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短暂的一瞬间之内,人们也重新坐下来。
接着,那些曾经对这部电影讽刺挖苦过的人们,曾经想要看史密斯他们笑话的人们,在这个时候,都慢慢地坐正了自己的身子,害怕错过电影中主人公的任何一个动作。
剧情飞速发展之中,原本爱时不时飘起一阵骂声的电影院,已经彻底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用心看着这部电影,大家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电影。此时无声胜有声,尽管已经有很多人已经预料到了主角的死法,但是大家的心灵仿佛都被一些东西淡淡地裹住,甚至变得有点儿害怕等到那接受最后审判的时刻。
电影院之中一片寂静,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够听得到。
如果要好好评论一番《七磅》的剧情,那么,这部电影的剧情实际上是放大了一些人姓的光辉面,大家都沉浸在电影带给人们的感动之中,再没有人会说一句脏话,也再没有人愤怒地想要站起身来狠狠地把自己的票仍在地上接着扬长而去。大家有默契地维持着电影院现在的安静,仿佛那种从静月到那安静的树梢,再到那树枝的夜色,鸟尽人绝,只剩下淡淡起伏的心潮澎湃,在心中缓缓荡漾。
和《当幸福来敲门》并不同,这两部电影想要宣扬的人姓光辉的一面并不尽相同。不过,这两部电影从一些让人温暖的功能上来说,大家都能够从中体会到震撼人心的力量,所有人都沉浸在那种心灵的感动之中,仿佛徜徉在温暖的阳光之下,尽管天边正在酝酿着乌云,但在雷雨惊天到来之前的时候,那种阳光仿佛能够将你的灵魂晒得暖暖和和的,发出那种仿佛甘草一般淡淡地甘甜味道,醇香润鼻,人们都没办法抵挡这种感动。
所以,在这部电影进行到了2/3的时候,整部电影已经带给了人们一种异样的感动。
在美国这个国家,基本上什么电影都不缺乏,他们有重口味的血腥电影,同时又有那些温馨到了骨子里的电影,有那些血肉横飞的战争大片,也有那些描写普通人生活的好电影。而这部《七磅》,带给人们的是温暖,是感动,是酝酿在灵魂和心灵里的一种难以磨灭的印记,每个人因此而让灵魂得到一种异样的舒服。
大家早已经放弃了对苏黎的成见,所有人忘记了自己对中国人有些看不起的心态,他们现在都只是变成了在欣赏电影。
可惜,虽然一切都很让人留念,但是,这部电影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是注定了的,大家都预料到了结局,但在结局到来的一刹那,仍然有种忍不住的撕心裂肺。
看着主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通过一些细节部分不想伤害他人,还想帮助别人的时候,大部分人已经没办法忍住自己的泪水。
一时之间,电影院里充满了一种异样的呜咽声,大家都在这样的声音中发泄着自己的情绪。
水母是那样漂亮得让人难以抵挡其诱惑的生物,但它对人也是致命的剧毒,主角死在水母上,虽然要忍受一种常人想象的痛苦,但他保存了自己的器官,他想要最终完成帮助其他人的愿望。而那种伴随着水母死去的过程,也烂漫得仿佛相爱的人在山顶上看流星坠落。这种烂漫到了极点也温暖到了极点的死法,从来没有给人任何有关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对那种生命寸寸离体的恐慌,大家都充满了宁静,仿佛水到渠成,仿这种宁静,顺其自然,让每个人都有种由衷的安宁。
他的死法很烂漫,让一些人的心灵仿佛经历了一些安静的淬炼,仿佛得到了一次漫长的升华,仿佛享受了一次盛大的修行。这种死是很烂漫的,就仿佛《百年孤独》里面那个最终割腕的而死的意大利人,也仿佛《挪威的森林》里死亡得异常宁静的直子,主角死亡的时候刻画了一下他的面庞,上面似乎有着一些星星点点的微笑,让人难以避免,瞬间便能击中人心灵里最脆弱的部分。
当大屏幕上跳动的绚烂光影逐渐沉寂下来,阴沉的大屏幕便摆在了大家的面前,电影院的灯光重新亮起,仿佛把大家拉回了现实之中,这一刻,整个电影院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这种寂静,安详无比,仿佛电影中主角的死去一般安静得让人心碎,半晌过后,大家才疯狂地鼓掌,很多女人一边鼓掌还一边擦去自己眼角的泪水。
电影院瞬间被铺天盖地的掌声充满。
这部电影,除了那种击中人心灵最脆弱部分的感动之外,也探讨了一些生存与死亡、原罪与救赎的话题,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好电影,能够真正触摸人心的好电影!
一个好的编剧,他能够驾驭整部电影的走向,也能驾驭观众们的想法,他能让人哀伤绝望,也能让人笑口大开,而肃立已经实现了这点儿,至少,观看了《七磅》之后的美国人,都已经从心底深处接受了这种难得的感动,很多人在电影散场之后仍然不住地讨论着,讨论着这部电影给人带来的感觉。
没有人会再说苏黎不好,没有人会再说史密斯要栽在一个中国人身上,每个人都被电影深深震撼。
很快,见缝插针的美媒记者们立刻追上了一些人,他们开始了一些采访,很快就逮住了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记者们赶紧对这个绅士进行了采访。
谁知道,仔细一看,发现这个绅士竟然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这下子,记者们更加感兴趣了,对这个叫做罗恩.尼奥的家伙赶紧问道:“你好,尼奥先生……你今天也看了这部电影么?”
这些记者认出了这个作家,作家也略微有点儿惊讶,不过他很快便回过神来,说道:“你们好,我看了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我没有错过任何一个镜头,上帝作证,我一直看下来了。”罗恩.尼奥这么说着,他扛着的镜片上似乎有点儿湿润,他摘下眼镜来擦了擦接着才重新放在了自己的鼻梁上。
外国人并不太会说反话,他当然不是用自己一直看下来了的话来说明这部电影糟糕透顶,相反,他那么说就证明他确实在用心看这部电影。
“看得出来,你似乎流泪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记者赶紧追问道,他们已经看出来了,罗恩.尼奥刚刚哭过,不过具体是什么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罗恩.尼奥说道:“我很抱歉在你们面前失态,我不否认我掉眼泪的问题,因为我看到了一部能够打动我灵魂的电影,是的,就是《七磅》我很难想象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为什么能够写出这个剧本呢?他为什么有这么细腻的心思?他为什么会有这样悲天悯人的心态?让我为大洋彼岸的,我们的朋友,苏带来的震撼而感叹,赞美。说真的,我很久没看过这么好的电影了,它能让我流泪,但我爱它。我得庆幸我没有因为一些人的话语而选择放弃这部电影,如果我选择放弃这部电影的话,我想那将会是我的一个灾难。”
罗恩.尼奥说出来的话饱含感情,记者们能够感觉得出来他的那种激动,能够感觉到他的用心。不过,想想他们刚刚看过的《七磅》的电影,便也明白了,这样的电影大家都会喜欢的。
记者继续问道:“请你告诉我们为什么你会对这部电影有那么高的评价呢?为什么你觉得这部电影很不错?”
罗恩微微考虑了一下,说道:“因为这部电影的剧本写得相当出色,说到这里我仍然想要赞美我们那个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朋友,他的这个剧本相当出色,我们都看到了,电影上,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怎样的人姓光辉,我想说,让利益和自私见鬼去吧!我们人类应该是悲悯的,我们应该是对自己生存的世界和社会有着一定责任的,这部电影告诉了我这些,我不仅体会到了电影带给我的快乐,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这难道是一举两得么?”
“谢谢你的回答,你想对一些没有买票看电影的人们说点什么?”记者最后问了一句。
“我想说的只是让大家来电影院看电影,我敢打赌,你们一定会物超所值的,因为这部电影很出色……在这里,我想,大家也能找到一些有关于生和死的真正含义……”
说完这句话之后,情绪越来越激昂的罗恩.尼奥才离开了记者们,大家都能够体会到他那种不加掩饰的激动。
威尔.史密斯虽然在媒体的面前力挺苏黎,虽然他也选择了毫无保留地相信苏黎,相信他们的《七磅》。但是外界的一些舆论对他或多或少也有些影响,每当想起了那些人对《七磅》的攻击,对苏黎的攻击的时候,他也忍不住有些忐忑,他并不敢确定《七磅》是不是真能和他们想象的一样。
在忐忑之中,他们迎来了《七磅》第一天票房的成绩。
这个成绩并不低,甚至要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高上一些。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大家的那种好奇。毕竟史密斯可是在媒体的面前力挺了苏黎的,虽然很多人对这个中国人不屑一顾,但听到史密斯在媒体面前的信誓旦旦之后,大家也产生了对这部电影的好奇。
究竟这部电影是什么样子的?究竟史密斯他这么力挺的一个中国人,他的剧本在这部电影里有什么表现?这些问题吸引了一些好奇的美国人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在美国,盗版电影并不流行,还是有大部分人希望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
所以,史密斯他们用了一个年轻的中国编剧来拍摄一部电影的消息,带动了美国人的好奇,所以,这部电影的第一天票房并不低。
但是,依靠别人的好奇而赚取人气和票房的电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本身的实力,如果他们本身实力不济的话,那么,就算第一天的票房究竟有多高,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大家很快就会忘记这部电影,把它当成一部闹剧。
所以,打铁还靠本身硬,《七磅》能不能获得票房的好成绩,关键的地方还是在于自己的质量。史密斯他们在看到第一天的票房反馈之后,忐忑的心总算放下来了很多。而且,这还没有结束,等到《七磅》第一天一些人的反馈和口碑说出来之后,他们便可以真正地放松下来了。
因为,大家的反馈很快就证明了,这部电影让大家很喜欢,相当喜欢。
很多观众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都忍不住留下了眼泪。很多人被这部电影感动得哭了,这部电影暂时引起了一阵热潮。很多人在听到良好反馈之后,都开始掏钱走进电影院,看看这部被大家高度评价的电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于是,《七磅》的后劲很快就体现出来了,票房成绩越来越高,《七磅》这部主打温情的剧情片,竟然在北美电影市场上挤进了前五名!
这个名次相当不错,更何况这是一部在开播之前被很多人怀疑过的电影?《七磅》也或多或少在最近的票房市场之中有了一些票房黑马的姓质。
一夜之间,《七磅》已经红遍美国,苏黎这个名字,也被很多美国人暗暗记在了心中。
而这一切,远在大洋彼岸的苏黎也听说了很多,他听说了现在美国人对《七磅》的热爱程度,听说了一些美国人已经认识自己并且喜欢上了自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