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那些白色的根须很多,几乎布满了整个坑壁,可是却没有一根真正地生到坑壁外面来,仿佛有一道透明的墙壁拦着它们一样。
就在徐毅看着坑壁发呆的时候,那些须根如同突然间如同阳春季节的冰雪见到阳光般,飞速地消失不见了。
不会有根茎长进来,这倒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儿
补出一幅图画来:巨大无比的一个地窖,四周长满白花花的根须,如同贴了墙纸一般。
至于这根须消失倒是不难理解,没有营养来源,根须无法继续存活所以都被吸收了吧,徐毅这样想着。
当然,只是这么一株薄荷证据似乎还是太少,徐毅再拿了马铃薯、红薯,甚至西瓜籽、黄豆这些容易从土里翻出的东西反复进行试验。
最终徐毅得出的结果莫不如此。
即便把地窖敞开一些,只要能够保证这地窖被遮盖住的空间体积超过总体积的一半,同时保持超过之前实验时候得到的那个体积,那么地窖里面即使露天栽种,浇上空间水,这些东西也完全不会生根发芽。只要等着水渗光了,这些东西再挖出来仍能基本保持干干净净的状态,当然更长时间埋在土里情况会怎眼,会怎样徐毅也不清楚,这个只能长期观察。
可是如果被遮盖住的空间体积小于总体积的一半,那这些被埋下去的东西只要接触到空间水直接就会生根发芽,不管是栽种在被遮盖的一面还是露天,莫不如此!
徐毅还发现,不管是在这地窖盖子上或者周边种植,只要空间不少于之前的标准,那这下面的根系就绝对不会长到地窖里面,完全就像之前一样,沿着四壁向下蔓延生长。
当然,如果遮盖住的体积过小,那就很难说了。如果正好有根茎向地窖方向生长。那么这根系往往就像乱麻一样,在地窖里面七横八纵地生长,甚至徐毅栽种一棵马铃薯的时候,在地窖里还长出一个小马铃薯来!
这样的结果徐毅自然不用在意了,也不必担心这植物的根系都长到地窖里面。
毕竟这完全是泥土形成的坑壁太软,多些根须也算是能对这坑壁形成一种有效的加固。
如果不是考虑蔬菜、红薯之类的东西离着自己预留出来的树地太远,搬运东西麻烦,徐毅都想着把那地窖修建在树林里面了。
这样,只等那些树木战大,那些树根想必也能更好地加固坑壁呢。
除此之外。徐毅还尝试着向地窖里面扔了一些土。毕竟之前空间已经表现出来。如果往坑里填土,这坑可是会自己慢慢填平的!
这要是没什么该变的话,徐毅挖好这地窖使用的时候就得小心翼翼的,万一不小心弄进来一些土。那这地窖不就相当于白挖了吗,尤其那些马铃薯、生姜之类的东西,自己是不是还得装袋子,弄出空间把这上面的泥土都变成水流走才能再放到地窖里面呀。
实验完成以后,徐毅放下心来。
跟之前得到的结果差不多少,如果地窖里面遮盖住的空间超过总空间的一半,而且大于之前计算过的体积,那么填进去多少土都没问题,那些土只是堆在那里根本没什么变化。
可是。哪怕是装进去东西,使得地窖剩余的体积小于扇面的标准,只要往地窖里面填土,很快这地窖底部自己就生出土壤来,一点点将整个地窖夷为平地。
甚至连着地窖里面的东西都会被埋到土里面。更有甚者,如果是那些架设顶棚的秸秆顶上也全被土盖上的话,那些秸秆也会被土壤完全吸收。
就连能扦插的嫩枝如果完全埋在土下也会被吸收,只有那些能够种植的东西才能够正常保存下来——或者这也被这空间当成了一种种植。
实验完毕,徐毅觉得非常满意。
万事万物无不如此,掌握其规律,在可行的框架内更好地利用这些规律,而不是可以去违背,去破坏这些规律,总不会有什么坏处。
至于完全没有道理可言的事情,徐毅也不过多纠结,自己没有参照物,更没有可利用的实验,怎么去解释?
就算能解释又如何,自己又需要解释给什么人吗?根据这些规律,徐毅设想了下利用的办法,就发现这些规则无一不对自己有利,又什么必要去纠结呢!
在几片空地附近打量一番以后,徐毅准备把菜窖放在之前挖掉马铃薯的地方。
这里靠近空间的周边,自己不需要经常走动过来,这地窖口对自己影响不大,最多浪费个三四平米的地方而已,不用太过在意。
这一片地方足够自己挖个很大的地窖了,距离那些菜地也近,省得自己收获以后还得再往帐篷那里搬。
如果要带出空间的东西,自己进来的时候直接到这里就行,各种便利,何乐不为!
剩下的,不管这蔬菜能不能更长久地保存,只要能像放在帐篷里面那样能保存这么长的时间就行了。
至于长时间储存会不会导致蔬菜品质、口感下降,甚至导致亚硝酸盐堆积的问题徐毅暂时无法确定,只能先在里面放点东西,等到足够长的时间再来慢慢来验证了。
地点选好,剩下的计算就是看材料的问题了。
徐毅准备利用自己的那些椴木来构建地窖的承重组件,毕竟这又不像外界,这四壁的泥土实在太软,徐毅也不敢保证直接把上盖压在四壁上会不会导致塌方这样的危险。
仔细计算了下自己那些椴木的长度以及数量,徐毅在地上画出来一个四米多宽,六七米长的长方形,甩开膀子挖了起来。
一直向下挖出来一个差不多一米深的深坑,修整平坦以后徐毅停了下来,再在坑底沿着四壁向内分别收进去一尺多宽,再画了一个长方形。
这个再向下挖,才是真正的地窖。
当然,这么深的地窖,只怕自己挖完根本就爬不上来了,徐毅去拿来梯子放在坑边这才开始沿着画好的线挖了起来。
徐毅准备挖个深点的地窖,这样即便是再怎么装,自己也没可能装到太高,也不至于影响到地窖的安全。为了提高安全性,他甚至准备着在地窖的一个堵头方向开门,而不是像传统的地窖是把开口放在地窖上方。
这样以后可以做个门框,这也变相地使得地窖顶棚的侧面暴露在地表上,这样就算自己真把地窖装满,想来也不会影响到地窖本身的安全。
徐毅计算过,只要没有挖到水,自己完全可以把地窖挖到两米到三米的深度,这样自己那些椴木差不多能用掉一半,完全不必担心木材不够用的问题。
当然,这么大的工程,光是土方计算起来都要上百立方了,也不是一时三刻能够挖完的。
徐毅干得饿了就去吃饭,累了就去睡觉,足足用了三四十个小时才把地窖挖好。
看着差不多三米深,坑底依然干燥清爽的地窖徐毅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该是准备收尾工作了!
徐毅直接去把那些竹竿从木头顶上搬下来,再把那些粗竹竿扛到坑边,再去把木头垛上面的椴木扛过来一半。
搬木头的时候,徐毅也发现一个问题,最底下的两层木头竟然跟之前伐下来的时候一样湿漉漉的,完全没有干燥!
可是哪怕从下往上数第三层的木头也完全干透了,或者是环境温度等影响,所有的木头断面上完全没有一丝的裂痕,光整如初。
徐毅试着搬下来一根湿木头扔到地上,随即就发现这木头接触地面的地方迅速地冒出白色的雾气,表现得跟当初那些树根的表现一模一样!
赶紧再把木头搬回架子上,再度查看,徐毅才发现之前跟地面接触部位,这木头外面的树皮竟然完全都被吸收掉了,里面露出白花花的树干,就像被剥了皮一般。
不敢再尝试,徐毅再把木材垛折腾一遍。不过剩下干透的木头不是很多,只够在底下铺设一层的,徐毅也没办法,只能等到最上面这层木头再干透以后,自己再把这木头垛折腾一遍,让中间那层彻底干燥吧。
忙好以后,徐毅拿着卷尺和电链锯,直接把这些木头截断。下好料以后,徐毅再分别按着量好的距离上面分别简单地做出榫卯来,把它们组装起来,做成一个个像是下面朝下伸出两条腿的长方形巢框。
除了准备架设在最外面,准备留着当成地窖开口的一个木框跟这个有所差别以外,其余的七八个所有的木框形态结构全都完全一样。
把所有的木框组装完成,徐毅下到地窖里面,踩着梯子直接在坑壁上均匀地按着一米多远一条的距离在两个侧壁以及坑底挖出一条连续着,宽窄跟那些树干粗细相仿,深度却只有树干直径一半的一条条浅沟。
在两个侧壁和坑底相接的地方徐毅还各自挖了一个深度差不多跟木框两只脚差不多少的深坑。
忙活好半天,徐毅才把这些坑洞挖好,随后就用力推着这些木框一个个地把它们沿着那沟槽垂直地架在了地窖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