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2章 朝议(1 / 1)

原本该庄严肃穆的太和殿,此刻恍若化为了喧闹的菜市口,两帮人马皆是据理力争,一个个都面红耳赤的。

支持的一方例举出来的例子就多了,元祐帝在位四十一年,执政三十三年,为国为民所建立的功勋,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便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可反对的一方呢?对于元祐帝的功绩他们自然也表示肯定,可就是抓着兖王叛乱的痛脚就不放了,咬死都不肯松口,死活就是不同意把元祐帝的庙号定为‘仁’字!

这些个朝臣们一个个都是饱读诗书的,引经据典不过是信手拈来罢了。

起初永安帝和曹太后以为不过是如往常的奏对一样,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并不怎么稀奇。

可拖着拖着,这事儿不但没有半点解决的意思,那些个言官朝臣们反而愈发放肆了,满朝文武,连同韩大相公在内,都被指责了一遍,说他们未能及时规劝先帝,才导致了逆王之乱的发生,没有尽到为人臣子的本分云云。

这一下子永安帝和曹太后坐不住了,若是这事儿再演变下去,岂非就要牵连到他们头上去了。

于是乎原本在朝事上有些许分歧的曹太后和永安帝再一次携手合作,正式表明自己的态度,朝中那些反对的声音也逐渐消失。

这才将元祐帝的庙号定了下来,为‘周仁宗’!

庙号之后便是谥号,这一次永安帝和曹太后学精了,把两个大相公和六部尚书召了过去,在御书房里头就把事情给定了下来。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长长的一大串,又是官家和太后还有两位大相公以及六部尚书共同商议出来的,而且谥号不同于庙号,再加上上次庙号的事情,这一次群臣们没有再反对,而是同意了这个谥号。

先帝的事情办得差不多了,然后就轮到当今官家的亲爹了,也就是那位已经故去了的舒王,赵宗全的生身父亲。

关于这个问题的商讨,也注定了永安帝赵宗全和曹太后的分道扬镳。

有朝臣上奏,追封先舒王,可怎么追封,这里头可有讲究了。

首先在礼法上,赵宗全已然过继到了先帝和曹太后的名下,成了他们的继子,然后才被册立成了储君?才能名正言顺的在元祐帝过世之后?接掌帝位。

不论是在寻常百姓家中,还在那些个世家大族里头?凡是过继之后的子嗣?原先的父母都不再是父母,继父和继母才是正头的父母?平日里就算是遇上了,也要依着继父和继母的关系来称呼原先的父母。

意思就是除了身体里的所流的鲜血是原先父母所给的?过继之后的子嗣所有的东西?都和原先的父母没有半个铜板的关系。

便是原先父母以后的生老病死,过继的子嗣也可以不用理会,没有人会说他半句不是,原先的父母也没有资格再要求过继的子嗣做这做那的。

这便是礼法。

如今的永安帝?昔日的禹州团练赵宗全?如今他的父亲只有一个,就是已经过世了的元祐帝,他的母亲也只有一个,就是如今坐镇朝堂,垂帘听政?执掌玉玺的曹太后。

而先舒王就只能是舒王,先舒王妃就只能是舒王妃。

若是按照礼法?就该是这个样子。

可永安帝是皇帝啊,是一国之君?九五之尊。

所谓的礼法,不过是上位者用来制约下位者的手段罢了。

若非是他的意思?底下的臣子又岂敢在朝堂之上?当着曹太后的面把这事儿提了出来。

朝臣之中?以韩大相公为首的几个大员都没有第一时间表态,反倒是都察院的那些御史和谏议大夫第一时间就跳出来反对。

其中,尤以齐衡这个太后一党的新晋谏议大夫跳的最欢,脑袋最铁,这家伙抓着礼法不放,冲锋在最前面,完全将一个愣头青的呆傻和莽撞发挥到了极致。

都察院和太后一党的官员们也乐得把这个傻乎乎的愣头青推到最前面,让他冲锋陷阵,吸引永安帝一党的火力。

这样的话,就算是日后太后退了下去,永安帝掌握了大权,他们也不至于被永安帝记恨,从而受到打压。

能够在汴京城里做官做到现在的,又有几个是蠢人?那些个刚正不阿,一心为公,全无半点私心的直臣又有几人。

就连如今的大相公韩章都不一定敢说自己没有半点私心。

············

汴京的卫府之中,自卫允走了之后,府里的主子就只剩下张氏和昭哥儿了,昭哥儿还只是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孩子。

未免张氏孤单,小卫氏便带着三个小家伙住进了卫家,为了避嫌,张氏则带着旭哥儿和子衿住在甜水巷的丁家。

不过子衿倒是时不时的两头跑,偶尔还会去澄园看明兰。

卫允离开之前,虽然和张氏努力了好一阵子,日日未歇,一个晚上最少都是三次,可张氏还是没有怀上,对此张氏倒是颇为遗憾。

卫允一走,张氏的心里头难免挂念,两夫妻成婚不过数年,正是蜜里调油,如胶似漆的时候,如今却骤然分开,如何能不挂念。

若非怕引起永安帝和朝臣们的猜忌,卫允又岂会把张氏和不满一岁的幼子留在汴京。

张氏原本的性子有些清冷孤傲,目下无尘,眼里揉不得沙子,以前做姑娘的时候,就不喜欢和汴京城里的那些所谓的世家贵女们打交道。

如今虽然嫁了人,这些年来受卫允的影响,清冷孤傲的性子稍稍比以前好了许多,多了几分烟火气和人情味,但还是一样的揉不得沙子。

那些个世家大族的官眷贵妇们聚在一起不是八卦这个,就是八卦那个,听风就是雨,也不管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嘴皮子一动信口就来。

对于这样的人,张氏是打心底里看不上,是以她在汴京城里基本上也没什么朋友,而且张氏的身份尊贵,既是官家亲封的平章郡夫人,二品的诰命,娘家又是大周最顶级的勋贵英国公府。

别人纵使不喜欢张氏的性子,也不敢随口在外头编排,而且张氏又不和她们打交道,她们就算是说,也顶多也就是说说张氏高傲,不好打交道。

这些个事情看着虽然不多,可等到都定下来的时候,都已经翻了年了,冬去春来,春去夏又至。

顾二承袭了宁远侯的爵位,小秦氏是他的继母,先宁远侯顾廷煜又刚去不久,只留下邵氏和一个女儿孤儿寡母的相依为命,顾廷炜又远在西北。

不算顾廷炜那个只有三岁多的儿子的话,如今顾廷烨成了顾家大房里头唯一的男丁,不论是出于孝道还是作为一家之主,顾廷烨都必须担负起照顾寡嫂幼侄,还有继母的责任。

明兰虽然不喜欢小秦氏,可为了不让顾廷烨为外人所诟病,被那些整日上蹿下跳寻人家痛脚的御史们针对,只能主动的选择并府。

好在如今小秦氏身边的人都是最近刚刚提拔起来的,不论是忠诚度还是办事儿的能力,都不如以前的那些。

尤其是小秦氏贴身的向嬷嬷,那可是为了小秦氏连自己儿子都可以牺牲的人,如此忠仆,却偏偏遇上了小秦氏这么一个得了失心疯的主家。

因为得不到顾偃开的爱,因为嫉妒,因为种种原因,已然近乎疯魔了的小秦氏,眼中哪有什么利益,哪有什么长远未来,一心只想要将宁远侯的爵位从顾廷烨的手上抢过来,安到她亲生的三郎顾廷炜身上。

就连顾廷炜这个只知道吃喝玩乐,一无所长的纨绔子弟都知道只要顾廷烨在,只要他和顾廷烨这个亲哥哥搞好关系,日后的前途就不用担心了。

可小秦氏呢?心理早已经扭曲了,完全不顾这些,只一心想着把宁远侯的爵位从顾廷烨的身上抢过来,只想着让她亲生的顾廷炜继承宁远侯的爵位。

以小秦氏的聪明,她怎么会想不到若是顾廷烨死了,顾廷炜继承宁远侯的爵位之后,顾家也就等同于走向了衰败。

一个只有空头爵位的侯府还有什么前途可言,昔日的勇毅侯府,还有小秦氏的娘家东昌侯府,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可饶是如此,小秦氏还是非要这样,非要取顾廷烨的性命。

战国策里有一篇《触龙说赵太后》,里头就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就连顾廷烨的大哥哥顾廷煜,一个从小被小秦氏灌输仇恨,骗他说顾廷烨得生母白氏就是害死他母亲大秦氏的凶手,从小就教顾廷煜要为母亲报仇,白氏死了,这仇恨便落到了顾廷烨的身上,这么多年下来,顾廷煜做了多少伤害顾廷烨的事情。

可饶是如此,到了最后,临终之前,为了替亡妻和孤女谋划将来,顾廷煜选择了向顾廷烨低头,将顾廷烨的生母白氏的事迹写入族谱之中,上表官家为其追封。

可小秦氏这哪里是替顾廷炜打算,纯粹就是为了她心里头的执念,为了她心中的怨恨才非要如此。

如今不过是打着母亲的名义,打着替儿子谋划的名义,来满足她自己那扭曲的心理罢了!

最新小说: 变身反派少女 北地枪王张绣 召唤玩家后我成了海王 从乡村球队走向豪门列表 穿成病弱反派后 小倾心 火影中的学习大师 木叶之赚钱养家 全职召唤法师 下路禁止秀恩爱[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