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家,这是悬在杨炎头上的一把刀,如果可以他会亲手执着刀在宇文氏大多数人身上狠狠的捅一刀。
以前的时候,杨炎曾想过,要是他拿着刀把李家和宇文家的人都捅了,会不会因此改变历史。
不过从杨广作死的力度来看,就算没有了宇文家,还有别人会冒头造反。
除非……他杀的人是杨广,自己做上了那个位置才有可能有所改变。但,也仅仅是可能。因为杨炎根基不深,或许他除去杨广的当天就会被其他人干掉。
收了宇文述九箱金银,杨炎最终答应帮他斡旋。
其实有没有杨炎都一样,杨广都不可能杀了宇文述,因为此人深得杨广宠信,何况杨广有心逼世家谋反。别说是仅剩下两千人,就算是两个人,杨广的屠刀也不会落到宇文述头上。
也是因为杨炎看清了这一点,才没有在背后捅刀子。
得了杨炎的许诺,宇文氏兴高彩烈的就回去了。
杨炎也没有耽搁,当夜就进了宫。
当然,他并不是向杨广给宇文述求情的,而是去看了萧后。
时光荏苒,这几年的时光似乎没有在萧后脸上留下岁月的痕迹,反而越发的光鲜亮丽。
“炎郞,没生你祖父的气吧?”萧后刮了刮杨炎的鼻子,淡香四溢,她娇小的身躯看起来比年仅十岁的杨炎还要瘦小。
“孙儿岂敢,祖父对孙儿另有重托。”或许,杨广在对杨炎这件事上,只有他们二人才清楚杨炎北上辽东的目的是什么。
萧后闻言揉了揉杨炎的脑袋:“看来是祖母多虑了,你祖父这一年来不知受了什么人的蛊惑,有些话已经不对你祖母说了。”
萧后的神色有些黯然,眼中更是透了几分凄凉。似乎,这一年的军营生活让她感受到了杨广巨大的变化。
对于这对夫妻之间的事,杨炎可不敢过问什么,也没有那个身份。
早两年前或许还可以说是‘童言无忌’,但是现在的他已经不太适合了。
“此去辽东,记得常写信给祖母,让祖母知晓你在那边过的如何。缺了什么,也大胆和祖母说,拼了让你祖父厌恶,祖母也一定为你讨来。”
“你自幼天慧,那些高丽小儿必不是我炎郞的对手。但是炎郞要记住一点,不要让你祖父面子上过不去。”有些话适可而止,早年她就随杨广四处征战,对于行军打战一事绝对不是门外汉。
这一次大败,她都看出来全因为杨广的原因。换了另一个统帅,或许不用半年就能打的高丽亡国。
大隋的精兵能征善战,兵器精良、粮草充足,初战是军心稳定。只要统帅不是门外汉,用人堆,也能把高丽堆死。
杨炎有没有统兵之能,萧后岂会不知。当年,他年仅八岁的时候就果断的让李客师截了伏允的退路,立了大功。这么多年过去,杨炎虽然没有再上过战场,可是萧后却知道他天天捧着兵书,和底下的人推演战术。再不济,也不会比八岁的时候差吧。
她现在就是担心杨炎打的太漂亮了,这样就显得杨广过于失败无能。这对杨炎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祖母放心,孙儿明白。只是孙儿这一去,怕是许久不能在祖母身边尽孝了。孙儿不在,还望祖母多保重,一切以凤体为重。”
萧后的话绝对是犯了忌,而且她不可能不知道杨广的密探散布皇宫各处。她说的话,极有可能在稍后就落到杨广耳中。可是,她还是说了,光明正大的暗示了杨炎。
“炎郞有心了,你去见见你祖父吧,许久没有人和他聊过天了。”萧后拍了拍杨炎的手背,独身站了起来,轻移莲步,站到了窗前。
杨炎点了点头,没有再打扰萧后。
他既然进宫做个样子,演戏就要演全套,自然要去秘会杨广。这皇宫里不仅杨广的密探多,世家的暗探也不少。
自己提着灯,身边一个随从都没有。
这,是杨炎在宫中最常见的状态,也是少有的特权。
“殿下,圣上去了东宫,还请殿下移步。”御书房外,凛奴似乎等了许久,看到杨炎的身影,立马迎了上去。
东宫?
听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字眼,杨炎不由的抬头看了一眼凛奴。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凛奴额头上多了一个刺青。
忠,一个忠字。
“凛奴……”
“殿下莫问,请移步东宫,奴婢告退。”凛奴低下了头,连退九步,才转身潜入黑暗之中。
杨炎有些失神,脑子里还是印着那个有些狰狞的‘忠’字。
究竟发生了什么,杨广会在凛奴额头上刻下了那个字。那个字,明显用的是隋体,是杨广亲自刻上去的。
若问大隋谁最忠于杨广,凛奴绝对算的上是第一人。可是,杨广却这样对待凛奴,怎么会不让其他人心寒呢?
杨炎脑子里不由响起刚刚萧后曾说过的一句话:不知是何人蛊惑了杨广,让他性情生变。
或许,这个人就是杨广自己吧?
自他登基以来,有多久没有接受过别人的谏言了?
还有,他的心腹被他处理之后,又有多久没有和人好好交流过了?
杨广内心的孤独,杨炎多多少少能了解一些。作为后世的人,杨炎何偿能够对人吐露心底最深的秘密呢?
只是,他们之间的孤独又有很大的不同。在杨广看来,没有人具备和他相交资格。他的才华无双,傲视天下。别人只能做他的左膀右臂,只能听命行事,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他的政令的确都有利于大隋,有利于大隋的百姓。但是,却没有考虑到这是得罪了所有的士族,根本不可能完完全全的推行到百姓之间。即使用强权做到了一部分,可是激增了皇权和士族之间的矛盾,埋下了无数的祸根。
杨炎认为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是杨广似乎比他更理想化,也太自负了。治理天下,离不开士族,或者说杨广还没有培养出能彻底支持他的人。
别看现在选拔出来的官员都极有能力和才华,对杨广也十分忠心,可是他们才进入角色,一个个应付手下的官员就足够了,哪有精力贯彻杨广的政令?
这一批官员,在隋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反而便宜了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