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的市值太高了,投资价值也就自然有限。
事实上,投资者最想投资的是星梦娱乐!
但是可惜的是,星梦,王逸凡从来没想要上市。
王逸凡的身价其实远比外界传闻的要高。
毕竟,这些年,王逸凡的个人收入,一点都不低,每一部电影,他赚的甚至都不一定比华新低。
导演到了王逸凡这个层次,片酬本身就非常高了,他每一部电影都肯定要参与票房分成,而且这个比例还不低。
至少也是20%。
这几年王逸凡的资金也没有闲置着,都投资了出去,虽然两个世界不一样,但是有些东西还是相同的,所以,钱对王逸凡来说,如今还真的就只是个数字。
当然,他捐献出来做慈善的钱也早就已经是数以十亿计。
那些挂着逸凡的头的小学就是明证。
这也是为什么王逸凡的地位超然,很少有什么负面新闻的原因。
言归正传。
《泰坦尼克号》哦,虽然这个世界是叫《珍妮号》但是这部电影,王逸凡之前只是说说,没有预料到,这部电影想要拍出来,比想象当中要难的多的多。
首先是剧本,就特别难搞。
如果按照前世的剧本来的话,王逸凡估计自己根本别想拍出来。
电影真不是复制黏贴那么简单。
涉及到的东西是方方面面的。
前世的《泰坦尼克号》细节方面可以说令人发指。
可是同样的,王逸凡要拍的这个世界的《泰坦尼克号》难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倒不是说电影的拍摄难度,而是如何拍好电影,这一点。
王逸凡要拍的不是欧美版本的《泰坦尼克号》,而是双线的国际版的《泰坦尼克号》!
那么剧本,就相当重要了。
双线拍摄是必须的,但是问题在于,双线故事,如何设定?
前世的《泰坦尼克号》是一个底层的杰克和一个贵族小姐露丝的爱情故事。
为什么卡车司机要这么拍?
说白了,电影是拍给普通人看的。
穷小子拐跑富家女,好吧,其实就是屌丝逆袭白富美,显然是绝大多数普通人都喜闻乐见的。
那么这个,的确可以保留下来。
可是华国主角的爱情线怎么安排?
劳工和富家女?
王逸凡摇了摇头,这就太狗血了。
他感觉自己完全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几天下来,他一点头绪都没有。
他也想过,要不把杰克换成华国面孔,可是随即他就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因为这就太扯了!
国人能不能接受是一方面,首先是身份的问题就很成问题。
“怎么了?看你这几天都愁眉不展的。”张紫绒双手放在王逸凡的肩膀上一边捏着一边有些心疼地道。
“没事,剧本的事情有些没头绪。”王逸凡转过头来,环住张紫绒的腰道。
“这可稀奇了,居然还有我们点金圣手王导发愁的事情。”张紫绒咯咯一笑道。
“我又不是神,自然有我发愁的事情。”王逸凡没好气地道。
“好了啦,你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不要一直想了,出去走走,说不定什么时候灵感就来了呢?”小姐姐说道。
王逸凡点了点头。
......
《泰坦尼克号》的剧本陷入难产境地,不过,王逸凡反倒是不急了,反正这个事儿,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成的。
毕竟,不是照搬照抄,所有真急不来。
不过,吴天雄那边《亲爱的》的先期的宣传却出了问题。
《亲爱的》杀青之后,就放出了一些相关的消息,可是结果,这消息才放出来,就因为题材的问题,引起了热议。
王逸凡编剧,吴天雄执导的现实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杀青的消息一传开,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面积的争议声。
“不是把,农村题材已经很危险了,居然还拍打拐?这片子有什么看的?”
“打拐题材有什么可看的?不是说这个题材不能拍,而是以前的几部所谓的打拐题材,拍的都是什么玩意,吃人血馒头有意思吗?”
“人血馒头”一出,结果顿时就引爆了网络。
其实现实题材之所以难拍,就是因为,现实题材,很多都是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而且,这种电影拍出来,真的吃力不讨好。
《我不是药神》是一个比较另类的现实题材改编电影。
但是《我不是药神》涉及到的是,病患,男主角可以说是一个草根英雄。
但是打拐题材的电影,显然不可能这么拍,真要这么拍,那就真的是吃“人血馒头”了。
其实这也和早前的一些‘打拐’题材的电影有关。
最初的一部打拐题材的电影《我的孩子》,当初上映的时候,就被无数观众骂的狗血淋头。
因为影片当中虽然也是讲述一个孩子被人拐走的父亲的寻子之路,但是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影片的细节没有到位,和现实几乎完全错位,让很多人看了之后,都大骂不已。
现实题材最麻烦的地方就在于,你不可能完全沿用现实,但是却又不能偏离现实。
而特别是打拐题材的电影,更是最容易触碰到很多受害者的脆弱的心灵。
当然了,因为王逸凡是编剧的关系,虽然有一些人大骂吃人血馒头,但是也有不少人支持。
“为什么打拐题材不能拍?让更多人关注到这种人间惨剧,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不好吗?”
“我支持《亲爱的》,现实题材的电影,真应该好好拍一拍了。”
不过,很快地就有重量级的媒体评价了《亲爱的》以及打拐题材电影这个事情。
“我理解打拐作为一个题材被导演感兴趣的原因,因为这种故事充满了人性的煎熬和悲欢离合,是绝好的影视题材。
但是我却绝对反对打拐搬上大银幕,说吃人血馒头或许过分了,我知道,很多导演拍这类的电影,并不是为了盈利,因为这种沉重的现实题材的电影,本身就和商业绝缘。
可是,我依然反对将打拐搬上大银幕!
为此我要讲一个故事。
我曾经采访过很多被拐卖儿童的父母,多数执着寻子的主角,都是母亲;多数被执着寻找的,都是儿子。
我从搜集来的众多寻子案例中,最终选择陈先生作为采访对象,因为这是一位在找女儿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