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陈牧看着战报说:“一支部队往往能体现出主将的性格。”
“霍宏勋强横,他的部队也强横。霍将军不愧为河北名将。”监军曹圣连连夸赞,可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第二师经此一战,损失不小,如何为第二师提供增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另外我觉得我们的阵线拉得太长,不适合补给运输。不知牧王以为如何,能否让第二师退到拨换城或者龟滋镇呢?”
陈牧说:“阿兰朵的先头部队两万人,被瘸子打成了五千,他必然恼怒。凭借匈戾人的性格,他们必然报复。这时候大部队可能已经正在路上。正如曹监军所说,距离太远不适合我们作战。我决定让第二师撤退,蔚城、拨换城、龟滋镇我们都不要了。撤军的时候把三城百姓都带走。到时候交河城接纳一部分,其他人送去敦煌。我在敦煌有的是地方安置他们。另外通知玄甲第九师曹讼部,让他们驰援交河城。还有安西军孔孝先部,神策第三师、第十六师都过来,我要与阿兰朵在交河城决战。”
瘸子接到命令,开始撤军,军令中说,要求把百姓一起带走。
瘸子可是一点不客气,愿意走的不愿意走的都得走。不走就砍头。
空城之后,一把大火烧成废墟。百姓们想回也回不去了。
百姓的行进速度很慢,瘸子也不等他们,反正他们已经无家可归,只能跟着军队方向走。每个人都发一张证明,凭借证明可以在交河城或者敦煌落户,在那里牧王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房屋和粮食,还有工作。
其实此时敦煌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因为西边站端一开,最先受到打击的就是经济。但由于有中原地区的支援,陈牧不缺钱,他用自己的钱补贴城市,让城市正常运转。而此时太后的钱、粮也在路上,据说已经过了长安。
太后运送钱粮,要通过唐氏地盘,可这次唐氏并没有阻挠,此时梁朝西、北两个方向开战,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空前团结。
梁朝朝堂混乱,外界腹背受敌,这种不利局面下还能坚持一百七十多年,一定是有深层原因的。三大门阀与皇室之间互相遏制,又互相扶持。和平时期内斗不断。可到了对抗外敌的时候,又立刻一致对外。
而此时江南晋朝奢靡成风,已经一百多年没打过仗了,他们乐享其成。北方有梁朝替他们抵挡胡人,他们只要守住半个荆州,再守住长江沿线,就可以高枕无忧。
南晋皇帝深知这一点,他不但不在背后下刀子,反而送来许多钱粮给梁朝,对太后说,你们好好打,我们同为汉人,必然支持你们。换句话说:你们一定要坚持住,如果你们被灭,我的安生日子也过不长了。
蜀汉刘氏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们也不动兵,满朝文武每日上朝犹如讨论别人家闲话一般讨论梁军战事。有的人乐观,有的人悲观。其中悲观情绪逐渐成为主流情绪。他们担心梁朝皇帝在漠北战败,再把小命丢了,那么梁朝岂不是要乱?
如果这时,西域牧王再被阿兰朵消灭,西大门岂不是也没了?
东胡王与匈戾大单于合作,一定会一路南下。
如果梁朝把陇右也丢了,那咱们应该如何办呢?
为此蜀汉皇帝未雨绸缪,开始大肆招兵,迅速向北面关口驻扎。为了防止梁军误会,还送来国书向梁朝解释。却被陈太后严厉斥责,太后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战败你们再聚兵不迟。汉中武关一带梁军还有十万神策军,陇右固若金汤。如果汝等现在向巴州增兵,就是对梁朝的挑衅。把哀家逼急了,连你们蜀国一起打。
“这娘们可真横。”蜀汉皇帝说。
——
为了防止瘸子撤兵时遭到追击,陈牧命张邯第三师整体向西靠拢,时刻准备接应。
而此时,怒火中烧的阿兰朵也已经得到许多信息,他听说梁朝皇帝已经反向去打东胡王。这时阿兰朵便再无顾忌,把自己势力范围内的人,无论什么民族,无论男女老少,全部带上,总共十七万人,浩浩荡荡向东而来。
他从来不为粮食的问题操心。但凡有走不动路的人,统统斩杀,切开,晾干,丢到车上,随军拉走。
部队行进速度奇快。
在瘸子离开蔚城不到五天的时候,他的第二批部队就赶到蔚城。
来到蔚城一看,满眼废墟,阿兰朵气得哇哇暴叫。
继续向东,来到拨换城,发现这里正在燃烧。漫天大火,黑烟滚滚。
阿兰朵下令,一定要在梁军之前赶到龟滋镇,切断梁军后路。另外,沿途之上发现梁朝百姓,统统抓起来,切开,晾干。
陈牧听闻阿兰朵靠近的消息和那些残忍手段,不禁啧舌。扭头对含香道:“夫人,如果实在没有吃的了,你会吃那些肉干么?”
含香不语。
陈牧笑道:“如若是你这般美人被人吃了,多可惜呀。要我说,你还是先离开这里。”
“我不走。”含香道:“牧王不走,我就不走。”
陈牧摇了摇头:“家人们留在城中,不会对我有好的影响。关键时刻,还会觉得碍手碍脚,影响我的战略布置。走,必须走,不光是你,还有众将的家人。你们先退到玉门关以内,别去酒泉,而是去张掖。如果酒泉这边打起来了,你们再往东跑。别去武威,那里很容易被包围,你们最好去长安附近却不要进长安城。我觉得华州那地方不错,如果还能走,就再过潼关,去虢州。”
“我担心进去就回不来了。太后会把我们控制起来,要挟牧王。别说我们,其实三大门阀之所以一直不造反也是有这个原因的。他们的家眷大多都在洛阳。”
“我知道。”陈牧苦笑,揉了揉含香的脸:“那也比死了强。另外见到太后你不要跟别人一样叫她太后,而要叫姨后。记住了吗?”
“那样不符合礼法的。”
“礼法都是掌权之人立下的规矩。太后就是掌权之人。她说符合礼法就符合,她说不符合,你叫她什么都不合适。”